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师,真的大势不妙啊!(上)(2 / 3)

大顺小吏 破贼校尉 3277 字 2021-11-11

先进优越的文化、政制和科技。”

“科技?”王云插问了一句。

“就是老师说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穷尽万事万物的本质道理,再把它应用在实际中。比如我们知道木头能浮在水面上,风能吹动帆面这一本质道理。于是我们加以应用,做出了帆船,以风为力,纵横江湖海洋。这就是科技。”

“哦,”王云眼睛一亮,不由自主地低头琢磨起来。过了一会,一抬头,看到岑国璋等在那里,这才反应过来。

歉意地示意,让他继续。

“那些蛮夷开始时不管多么兵势强盛,但是到最后,他们无一都被我们的文明融合。虽然这个同化融合过程十分血腥和惨痛,但我们依然延绵了三千年。可是老师,现在不行了。我们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强敌。”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就是那些泰西国吗?”王云还是不大相信。

那些夷人怎么可能会成为我天朝三千未有之强敌?

“老师,流洲之地,他们自称欧罗巴,地方不大,却有数十上百个国家。北有鬼方柔然,东有室韦突屈,均是被我天朝从中原驱去。上千年来,历经无数次的外族入侵,战乱灭国,犹如养蛊一般,最后养出了因吉利、珐兰西、德义志、罗刹等些强大的毒虫。”

“经过数百年发展,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和政制,与我们相比,有优有劣。但是现在,他们拥有比我们先进许多的科技。”

“科技,又是这个科技?”

“老师,他们能轻而易举地泛舟万里,灭国无数,凭借的就是他们的科技。国朝中没人看得起所谓的科技,有些人还斥为奇巧淫技。可是他们嘴里的仁义道德,圣贤学问,挡得住船坚炮利吗?”

“船坚炮利?”

“老师,学生在编写《三海诸国志》收集资料时,知道泰西国,有大海船名为战列舰,长二十多丈,宽五丈,三桅杆,主桅杆高十八九丈,重四万五千石。有三层火炮甲板,装有一百门火炮。”

“什么!多少火炮?”王云对海船的长宽高没有太多概念,但是装多少门火炮就有多大威力,还是有点数的。

“一百门火炮,弹丸分别有三十斤、二十二斤和十二斤。”

王云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

他做过观军容使,奉旨检阅过水师,知道海船上的火炮,一般能打出十斤弹丸,都是主力炮,打出二十斤弹丸,当为巨炮。在某些清流士子笔下,简直就是一声震天,糜烂数十里的神器。

可是泰西国的海船,一艘居然有上百门这样的火炮,是水师主力战船的好几倍,相差太悬殊了。

“益之,如此镇国之器,泰西国有多少?”

“具体的不知道,因吉利一国大约有五六十艘吧。”

“五六十艘?”王云郁闷了。这又不是大白菜,怎么会有这么多?

他很清楚,建造这么一艘大船,铁料、木料、工匠、铁匠、绳索、帆布,耗费简直就是一笔无可估算的数字。

“益之,你这情报准不准?”

老师,我穿过来之前,帮着一位骨骼清奇的小女朋友做过一个“胜利号”风帆战舰的模型,所以这些数据大约还记得,对十八九世纪英法两国的海军实力、风帆战舰也大致了解了下。只是换算单位时,真是费了一番脑子。

可这话不好说,岑国璋想了想,换了方向来说服老师。

“老师,德熙十二年,我朝南海水师,四万余人,四百多艘海船,几乎损失了一半,这才驱走塞班亚、尼德兰的舰队,收复吕宋,进取柔佛海峡。老师,当时的奏疏上可有记载,塞班亚、尼德兰损失多少?”

王云博览群书,又过目不忘,很快就想起来,“南海水师有奏,塞班亚沉船二十二艘,伤十一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