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王依柔被我搞定(2 / 3)

医路无阻 贝弗利 254 字 2020-10-15

颜就来了,叶璇也在办公室休息,我也不好打扰,我带着诺颜去楼下没人的地方。

我递给诺颜邓秋菊病历,诺颜意味深长的看了一下“风铃,不太好弄,我不敢保证能治好。”

“没关系,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金文慧也说了尽力就好,毕竟情况特殊,她也不好推脱是她一个比较重要的朋友带过来的,我也是没办法了,今天刚试探了几句,患者就像中了邪一般,流鼻血,神志很不稳定,就像大脑放电似的,癫痫就是这种症状。”

“应该是你的话勾起了她的某种回忆吧,唉,三种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闪失,想要治好这位女士的病,还要进入她的内心潜意识中,让她战胜这种恐惧,才能慢慢康复,就怕继续遇到你说的那种情况。”

“诺颜,慢性病病人心理问题太多了,尤其是精神类患者,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就是针对慢性病这方面的,慢性病全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指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疾病、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由于慢性病的治疗难以很快见效,对健康损害严重,病人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风铃,我来给你解释这个问题吧,第一个敏感心理,人患病后,注意力转向自身,主观感觉异常,感觉异常敏锐,甚至对自己的心跳、呼吸、胃肠蠕动的声音都能听到,心中总想着自己的病,而对其他事物很少关心,容易被别人误解为自私或冷漠。第二个,抑郁心理,生病属于负性刺激,势必影响病人的情绪,看什么都不顺眼,好发脾气,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这种异常情绪反应越严重,不仅容易被人误解,而且也不利于病体康复,第三个依赖心理,由于不断受到亲人的关怀与照顾,病人会变得被动、依赖性增强,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动手,情感变得脆弱,甚至幼稚,像个孩子似的,总希望亲友多照顾、多探视、多关心自己,像这位患者一个家属都没有,的确挺可怜的,第四个猜疑心理,病人往往会变得神经过敏,疑虑重重,听人低声谈话,就以为是谈自己的病,对医护人员和亲友的好言相劝也常半信半疑,甚至无端怀疑医护人员给自己开错了药、打错了针。这不仅会对医患关系起破坏作用,也不利于病人安心养病。还有焦虑心理,许多病人入院后会感到紧张,特别是看到周围的病人死亡时,会产生恐惧心理,怕疼痛、怕开刀、怕变残、怕死亡。这对健康极为不利,会削弱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机体免疫力降低,自责心理,这是慢性病疾病患者容易出现的另一类心理反应,这些患者感到自己给家庭和他人带来负担,甚或失去生活信念,容易产生抑郁、自责自卑、退缩等不良情绪,甚至有自杀行为。慢性病患者要充分认识上述不良心理的表现和危害,学会管理自己的负性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情绪,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家庭成员要善于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对患者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消除负性心理,让患者多了解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康复的可能性,也可以通过别的患者治疗成功的经验,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诺颜,你懂得可真多,有些冷了我们上去吧,现在时间还早,你先休息一会儿,下午上班的时候我们去看看邓秋菊。”

我给诺颜安排在叶璇办公室,叶璇不知道在哪儿去了,诺颜靠在沙发上,我也不好再打扰了,趁着左密在休息,我跑到老张哪儿去买一包烟,老张还是给我赠送一个打火机。

好久没有品尝过香烟的滋味儿了,这种感觉太惬意,连续抽了两根才恋恋不舍往楼上走,点儿怎么这么背啊,又碰到林静了,我现在见到林静都是害怕的,走楼梯都能碰到她,这概率。

“就这么不想见到我?开始躲我了。”林静的笑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