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徐庶(1 / 2)

举汉 反听 2116 字 2020-08-03

邓禹乃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其少与光武帝刘秀结识于太学,二十二岁闻刘秀出抚河北,只身仗策北渡,投于帐下,立即成为刘秀股肱、谋主。二十三岁以前将军持节身份,督军西入关中。二十四岁克定山西,拜三公司徒,封万户侯,东汉以来,无人可及。后虽有败衄,瑕不掩瑜,刘秀将其比作孔子之于颜回,乃是当之无愧的中兴第一功臣。

刘景以世祖刘秀邺下相逢邓禹,来形容自己此刻内心的喜悦之情,对诸葛亮期望之高,连诸葛亮本人也感到有些意外。

他虽常自比管仲、乐毅,心怀远大抱负,但今年毕竟才二十岁,且和邓禹情况不同,邓禹投奔刘秀时,虽然才二十出头,却已是享誉南阳的名士,而刘秀除了大义名分,几乎一无所有。相比之下,诸葛亮毫无名声,刘景则已据有荆南,创下基业。因此,他并没有奢望一入长沙,就被刘景委以股肱、谋主之任。

不过很显然,诸葛亮大大低估了自己在刘景心中的地位,其实一直以来,他都能感觉到刘景对他有一种谜一般的自信,没想到双方阔别数年,其依然未变。

诸葛亮想到车中的好友徐庶,勉强平复心绪,问道“仲达,你还记得我之前在信上,和你提到的好友徐元直吗?”

“自然记得。”刘景闻言心中一动,诸葛亮这番话自然不会无的放矢,莫非徐庶也来了?

诸葛亮又道“他素闻仲达明智忠信,宽厚爱人,尊贤重士,因此特意随我南下来投……”

徐庶听到诸葛亮的介绍,从犊车中行出,对刘景长揖道“在下颍川徐庶,拜见刘零陵。”

“果然……”

刘景好奇地打量着徐庶,其年约三旬,身长七尺余,疏巾单衣,腰佩长剑,容貌刚毅。

历史上的徐庶远没有演义中那般神乎其神,却也是一个人才,诸葛亮评价徐庶、石韬、孟建三位好友仕进可至刺史、郡守。

然而这只是诸葛亮年轻时的观点,数十年后,其北伐之际,闻徐庶、石韬在曹魏官位不高,感慨曹魏良才这么多吗?以致在他眼中的良才不受重用。

二人当初若不北上归降曹操,而是选择留下,必定会取得更高的成就。尤其是徐庶,以刘备对他的器重程度,只要不死,未来铁定跻身蜀汉的权力核心。未来不说和庞统、法正同传,至少也可以比肩刘巴、董和之辈。

可惜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老母被曹军俘虏后,徐庶内心方寸大乱,他做不到像朱灵那样,面对敌人以母弟相胁,最终做出舍弃母弟,“破家为国”的“壮举”。当然也没有如毕湛那般,全家被张邈俘虏后,表面向曹操表达忠贞不二的决心,引得枭雄曹操为之落泪,转头就秘密出逃。

徐庶当面向刘备请辞,以手指心,言语之恳切,闻者无不动容,两人遗憾未能共创王霸之业,却也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

“想必徐庶母亲也随他一起来到长沙了吧……”刘景心里想道。随着他崛起于荆南,越来越多的历史人物命运被他改变。

同时,他心里亦不免对此刻正在汝南扯曹操后腿的刘备生出几分怜悯之意,诸葛亮、徐庶、霍峻、黄忠、魏延、冯习、高翔……刘备尚未来到荆州,班底就已经被刘景挖了个底朝天。

“元直不必客气。”刘景伸出手拉住徐庶的小臂,大笑道“孔明在信中屡屡夸赞元直之才,称元直讽《诗》《书》、明《申》《韩》,博通儒、法,乃是不可多得的才俊之士。”说到这里,刘景顿了一下,又道“荆南这几年天灾人祸不断,如今郡县疲敝,百废待兴,最近我常常向上天祈祷‘思皇多士,生此王国。’不意今日上天就将两位世间贤才送到我的面前。”

徐庶一脸谦虚地道“在下年长孔明九岁,读书仍然钝学累功,务于精熟,而孔明读书不守章句,独观大略而已,却能明于要义,我不如也。”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