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论功行赏(2 / 3)

八卦禅 月下荷锄 1795 字 3个月前

,进料,哪一样都少不了。孙大姐虽说是办饭的,但功劳一般大,伙食保障不了,大伙儿没力气干活,也是白搭。何况,还帮着干别的活儿。”

一旁,孙英笑笑,满眼含情,看着冷毅。

“我是这么打算的,明天我拿出两千块钱当奖金,分完奖金,窑场就放工了。放工期间,窑场照常安排值班,每人一天,每天十块钱,孙大姐是每天五块钱。这样吧,我再拿出两千块钱当值班期间的开销,主要是饭菜钱,都从这两千块钱里出,行不行?”

大伙都高兴坏了,齐声叫好儿。

收工酒一直喝到晚上九点多。

冷毅拉着巴赤眼爷,来到办公室,沏上一壶好茶,给巴赤眼爷倒茶。

振文朝办公室探头,问冷毅:“冷哥,你不过来再敬大伙一杯酒啦?啤酒也行。”

冷毅摆摆手:“你们喝吧,我和爷说会儿话。”

振文答应一声,回伙房继续喝酒。

冷毅喝了口茶,砸吧了一下嘴:“好茶,爷,喝茶,茶不错。”

巴赤眼爷喝了口茶,也说味道不错。

冷毅一手撑着椅子,抬头说:“爷,咱东海市水果好哇,数阳犁好吃,还是贡品呢!当年,慈禧太后喜欢吃。你听着,我给你读一段书,书上记载得可明白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柳家庄的阳梨来自当地上册村。阳梨本名洋梨,又名把梨、茄梨、葫芦梨,是原产欧洲的西洋梨在乳山的栽培变种。文革期间,为避“崇洋媚外”之嫌,将“洋梨”更名为“阳梨”。阳梨在当地又常以其最初引进地上册村之名冠之,称为“册梨”,久负盛名,是驰名中外的地方土特名产。册梨的栽植历史悠久。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大孤山镇上册村人丁书方经商来到当时是英国租借地的威海卫,遇一英国人在卖果树苗。丁书方对果树栽培有兴趣,当即买下140棵,回家后栽于本村东河岸面积约3亩的沙土地里。栽后第五年开花结果,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开花期遭受虫害,果实所剩无几。至秋,金黄色的果实香甜爽口,深受乡人好评。一天,宁海州衙门一公差路过此地,见此果特殊,遂买尝之,连称“好果,好果。”当问起此果名称时,丁书方支吾半天说了个“洋梨”,现名“阳梨”由此演变而来,后人又按其果实形状称之为“把梨”“茄梨”“葫芦梨”等,且“把梨”又常被简写为“巴梨”。差人品尝后,又买了几个带回衙门。第二年,为防止虫害,丁书方用纸糊了许多袋子套在梨上,用麻绳将袋口扎紧,防虫效果甚佳。是年8月,宁海州衙门又来人,指名要买这里的“洋梨”上供朝廷。原来,上次来过的那位差人把带回的梨送给州老爷品尝,这位正为找不着当地特产上供朝廷而犯愁的州老爷如获至宝。为了炫耀本地所产,他以产地上册村为名,将“洋梨”更名“册梨”上供朝廷。册梨进京后,被评为一级土特供品,慈禧太后每日必食,誉为“天下第一梨”。民国年间《牟平县志》载:“南塂、樗岚、松岚、陈家、初家、果园、上册等村,多种册梨,为土产出口之一宗。”建国后,册梨栽培面积一度扩大。1957年,册梨被国家定为特供果品,用于招待待外宾。但经历三年经济困难和文革时期,册梨面积有所减少。为保护册梨这一传统优势地方品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方党委、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攻关,对种苗培育、栽培管理、贮藏技术等进行全面研究和开发,册梨种植面积迅速恢复并不断扩大,产量和质量也明显提高。阳梨营养价值极高,有润肺、化痰等功效。除鲜食外,还可以制成多种加工品,如梨膏、梨脯、梨罐头、梨酒等。

巴赤眼爷来了兴致,高兴地说:“柳明昌那会儿发展阳梨,没享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优惠措施,全是靠自力更生,发展起了一百多亩阳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