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英原籍浙江萧山。
她的父亲沈至绪在北京做官把她带在身边,因此是在北方长大的。
由于父亲是武将,沈云英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她不但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而且文武双全,喜爱读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沈云英虽然满腹经纶,武艺高强,但她是女流之辈,又是汉族,又不想造反,本来是无法如前面所述的那几位女将一样青史留名的。
但是沈云英生活的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年代之一,因此就有了脱颖而出的机遇。
崇祯十六年时,全国已经陷于混乱,外有建奴的不断入塞掠夺,内有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各路起义军。
崇祯唯一的应对方法就是不断责令各地围剿,可是这时战略形势已经逆转,面对起义军的强大攻势,各地的明军只能自保而已。
就这乱世中,沈云英的父亲沈至绪被派到湖广省道州任守备,当时张献忠已经夺取了湖北的大部,正向湖南进军。
此时明朝的各地守军碰上起义军,往往一触即溃。
崇祯十四年,张献忠率军攻克重镇襄阳时只用了一千人马,几乎兵不血刃。
道州并非什么战略要地,张献忠的主力集中在荆州方向,所以只派了一支偏师进攻。
沈至绪率军迎敌,在麻滩驿与大西军遭遇,沈至绪倒是很会打仗,一战将大西军击溃,阵斩敌军的首领。
但是沈至绪在追击敌军时负伤坠马,遂被杀,尸体也被敌军夺去。
沈云英正在城中留守,听到噩耗,立刻束胸把头发扎成男式披挂上阵,(以免被敌人发现自己是女子,万一失手,不至于遭到侮辱。)
她只率十几骑直闯敌人的营寨,连杀三十几人,夺回父亲的尸体,比吴三桂救父还要牛逼。
回到城中,她登上高处召集军民:
“父亲守城而死,虽然我是个小女子,我也要决一死战完成父亲的遗志,希望大家一起保卫家乡。”
大家深受感动,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很快击退了大西军,取得了胜利。
巡抚将这件事上报朝廷,崇祯皇帝下旨追封沈至绪为昭武将军,沈云英则被封为游击将军,带领她父亲的旧部,继续守卫道州。
祸不单行,就在沈至绪战死后的不久,荆州被张献忠攻克,她虽然是女中豪杰,但是毕竟只有十九岁而已,人马数量又远不及张献忠。
沈云英悲痛欲绝之下,那里还有心思管朝廷封了她什么官,于是提出辞呈。
在这一点上,沈云英与我们前面提到的任何女将都不同,换了任何一名其他女将,在父亲被敌人杀死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恐怕是如何领兵复仇。
但是沈云英是个熟读《春秋》的女人,她首先想到的守三年之丧。
接到辞呈,崇祯皇帝倒也不为己甚,下诏让沈云英扶柩还乡,于是沈云英就脱下戎装,回萧山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我们不知道沈云英在守满三年之丧后,是否有重回战场,为国效力的计划。
即使她有,也没有机会实现了,第二年北京城就被李自成攻克,崇祯上吊,接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天下遂落入建奴之手。
当听到清军渡过钱塘江,消灭南明政权的消息时,沈云英投水自杀殉国。
明朝是个理学盛行的时代,可是到了明朝灭亡时,那些精通理学,满口仁义道德的士大夫们却纷纷投降。
反而是如沈云英这样的女子更有殉国的勇气,不过,沈云英这次并没有死成。
她的母亲力救之乃免,估计其死意甚绝,投了不止一次水,最后用母亲还需要她奉养之类的说词,才让她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