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章 正月雷(3 / 5)

消失的马帮 华夫子 6100 字 2021-10-25

规矩。当然有,大声喧哗到没有限制。喝酒划拳,增加酒桌氛围,倒没有什么限制。

不过,有些规矩,还是体现对出礼嘉宾有局限性。你比如,四喜丸子,一桌八个人,带一拐是九个人。厨师在盛盘是,就输得一清二楚,不多不少。每人三个四喜丸子,一桌九个人计数,三九二十七个,不多不少。其中,有一个人多吃,那么。另外一个人必定少吃一个。别看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但是,他同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品德无处不在。

你再比如,一桌人坐齐, 差一个人不动筷子。人到齐了,还要等上席的人发号施令。长辈,或者坐在所谓上席的人不动筷子,一桌人谁都不得无礼动筷子。因为,看是不起眼的民风民俗,也不知道是从那个朝代流传下来。但是,酒桌文化的确给人已启迪。中华民族除了尊老爱幼,许多不成文的民间风俗,的确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博大精深。

午饭后的三点多钟,头上蒙着大红盖头的赵晓燕,在蓟凤娇的搀扶下被送上花轿。锣鼓喧天响,鞭炮震耳欲聋。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在众人的祝福声中,于红威骑上枣红马,胸前带着大红绸缎编织的大红花,在众人的簇拥下,给赵为筛、万菊花行礼叩拜礼。然后,径直赶往自己家中。

鸳鸯铁匠铺吹吹打打,热闹非凡。沉浸在幸福之中,人们,频频举杯,吉庆话此起彼伏。而隔壁与之一墙之隔的肖冬梅,从原来李提山救济万菊花时候特意开启的小门洞上,塞过来一把金发簪。她“咚咚咚”打开小门洞,然后,摒弃呼吸的对着赵晓燕说:“小燕,小燕,你过来。大妈今儿个有东西送给你。”

赵晓燕惊骇“大妈,什么时候我们家和你们家有这么个门口相通啊?”

肖冬梅急忙打断赵晓燕话语“姑娘,今儿个是你大喜之日。咱不提这些事。来,大妈给你一个传家宝。这可是我母亲在我嫁给李提山的那一天,她给我亲手戴上。大妈今天不能为你亲手戴上是遗憾,你接过去自己戴上吧!就当大妈送给你的结婚礼物。不过,你可不能对你婆婆说,你妈妈知道没关系!”

说着,肖冬梅从小门洞递过去金发簪,交给赵晓燕。那赵晓燕结果金发簪一看,倒吸一口冷气“不不不......”

她说出一连串不字,紧跟着将手伸过来。重新将金发簪递给肖冬梅说:“不能这样,大妈,您这礼物太贵重了,赵晓燕实在担当不起。如此贵重传家宝,大妈,还是你自己保管的好。赵晓燕在此多谢大妈厚爱,今生今世咱们俩做不成婆媳,来世我一定嫁给你的儿子。”

肖冬梅被赵晓燕一句话说的老泪纵横“孩子,大喜之日,可不能讲这不吉利的话。是我儿子没这个福分,把你这么好姑娘嫁给别人了,是老李家对不起你。孩子,有你这份孝心,大妈心满意足了。我这辈子,没啥挂念的了。这个金发簪,放在我身上没大用场,大妈给你作为陪嫁吧!”

说着,肖冬梅将赵晓燕伸过来,拿着金发簪的一只手,用力退回去。然后“嘭”一声,重新将小门关上。赵晓燕急忙喊着:“大妈,大妈,我真的不能要。你这礼物太贵重了,我担待不起。大妈,大妈......”

此时此刻的肖冬梅,来到自己房间,双手捂脸,泣不成声。老李头这一会“吧嗒吧嗒”一口口从鼻腔里,连续不断的向外喷出一阵阵烟雾。老两口站在自己家门口,目送着赵晓燕随着迎亲队伍的远去,心里有说不出的痛苦。你说多好的一门亲事,李彀如果活着,这赵家姑娘怎么可能轮到他俞树立儿子上门娶亲。

大千世界,亦喜亦忧。赵为筛和万菊花看似满心欢喜,其实,谁家嫁出去姑娘心里不疼啦!但是,没有办法。儿大不由父,女大不由母。姑娘家,总有一天要嫁出去。所以,两口子在送走姑娘的那一刻,擦干眼泪,收拾打点铁匠铺。“唉,看来,还是这把小锤子,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