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如此,宁雨菡不由开口道:
“陛下,您这是怎么了?可是还在为洪水和灾情的事情烦忧么?”
不怪她会这般问,实在是,洪水与灾情,乃是近些日子的头等大事。
李元珩也一直都为此事劳神。
这会儿,眼见得帝王如此情状,很难不让宁雨菡有此联想。
不得不说,宁雨菡对李元珩,还真就是十分了解。
见他拧眉,便知,他此时在想着什么。
闻言,李元珩也并没有隐瞒,而是当即一点头:
“是啊!”
李元珩轻叹一声。
虽说,有宁雨菡带头,动员后宫众嫔妃捐款捐物;他自己也决定带头动员王公勋贵、世家门阀、朝中高官们捐款,此举,确实充盈了国库。
但,这些银钱,却很可能还远远不够。
毕竟,国库若是能充盈一分,在应对洪水与灾情时,也便能愈加有把握一分。
这些日子以来,国库的银钱,更是如流水一般的花出去,李元珩不得不为忧心。
眼见得面前帝王如此唉声叹气,宁雨菡也似有所感,再次和李元珩想到了一处。
想了想,宁雨菡又沉吟着开口道:
“陛下,其实,在为灾区筹款这件事上,除了咱们自个儿带头动员嫔妃、王公勋贵、官员们筹款之外,咱们也可以从民间想办法。
比如,大力鼓励民间筹款。”
李元珩闻言,则是不由挑眉:
“鼓励民间筹款?”
继续阅读
百姓本就不易,他担心此举会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思及此,李元珩便欲否了宁雨菡此番提议,然而,宁雨菡却似早已看透了李元珩的心思,更是心知他是在想什么,抢在皇帝陛下开口否决之前,又再次开口道:
“臣妾所说的民间筹款,自然不是叫每个老百姓都捐钱,也并不是旨在加重黎民百姓的负担。
臣妾以为,这民间筹款的主力军,应是我大胤境内各地富商与乡绅才是。”
闻言,李元珩再次挑眉:
“富商与乡绅?”
原本即将出口的“此事就此作罢”,却是被他给咽了回去。
取而代之的,是眸中一抹兴味。
明显,是对于宁雨菡这个话题,产生了兴趣。
见昭文帝一副明显来了兴趣的模样,宁雨菡点了点头:
“嗯,正是他们。”
说着,宁雨菡又沉吟着开口:
“比如,陛下可以鼓励各地的富商与乡绅们,踊跃捐款。
当然,这些个捐款的富商与乡绅们,他们所捐的款项,也不是白捐的。
到时候,陛下可为那些捐款数额达到一定数额的富商与乡绅们,题幅字。
能得陛下一幅的墨宝,这是多么有面子的事儿啊。
或珍藏、或是挂起来做匾额,亦或是当做传家之宝,都是极体面、极让人羡艳的。
想来,这些富商与乡绅们,必都是愿意的!
陛下,您以为如何?”
陛下别太爱!我靠好孕独宠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