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千里共诗篇(3 / 4)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4130 字 7个月前

毕竟这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大家都很有默契的尽量不在节日添堵,先把节日过了再说。

让更新社社员赵志皋惊奇的是,他们更新社的坐馆林泰来真就老老实实的在水次仓不出来。

而且林坐馆也没有发表任何作品,完全不像是文坛之敌的作风。

赵志皋也是翰林出身的风雅人物,中秋夜在重修的名胜蜀冈平山堂开了席。

这时代扬州的物质文明发达了,但精神文明暂时还没有跟上,没有那么多名士。

所以赵志皋就按照文坛习惯,召了一些扬州当地的学校生员来凑热闹,也算是以前辈身份提携后辈了。

府学优秀生员、林氏盐业掌柜、今夜平山堂中秋宴赞助商陆君弼有幸列席,他还带了很多本书助兴。

赵志皋看到陆君弼背着一筐书,奇怪的问道:“陆生这是何意?”

陆君弼拿起一本书,高高的举了起来,热情洋溢的对席间众人介绍说:

“此书有中秋词十篇,皆为姑苏林状元去年在南京所作,当时文坛盟主王弇州公也为之叹服而罢笔。

晚生读之心生感慨,自宋代以后,就没有比这些更出色的中秋词了!

有珠玉在前,晚生安敢再献丑?愿将此佳作分给诸君,人手一卷,今夜共享书香!”

赵志皋:“.”

林泰来说的不错,他这次中秋节确实没发表新作.

在江南经济文化中心苏州城,中秋节也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各种节俗很多,倾城游玩都是基本操作,士人聚会也是处处皆有。

今年中秋夜,号称苏州文坛半壁江山的文氏徒子徒孙没有去虎丘凑热闹,选择了在张家求志园聚会。

数十人共聚一处,场面堪称盛大,只怕当年文征明也想不到,自己会有如此多徒子徒孙。

最重要的人物有:文征明的孙子、文家当今家主文元发,文征明曾孙文震孟。

文征明关门弟子、苏州本地文坛盟主、天下第一布衣诗人王稚登。

文征明得意衣钵传人陆师道的儿子、书画造假圣手陆士仁。

文征明外门弟子钱谷的儿子、藏书家书法家钱允治。

文征明晚年忘年交、苏州书画市场最大操盘者张凤翼。

少年时被文征明盖章认证为神童、苏州城第二名士张幼于。

还有从太仓州远道而来的、宋代八贤王后人、文征明衣钵传人陆师道的女婿赵宦光。

等等等等所以说文征明徒子徒孙就是当今苏州文艺圈的半壁江山,一点都不夸张。

尤其是在书画市场,文征明徒子徒孙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华灯初上,园中火光通明,半个主人家张幼于站在中间,举着一本书,高声道:

“诸君听我一言,此书有中秋词十篇,皆为我那不肖学生去年在南京所作,当时王凤洲也为之叹服而罢笔。

近日我读之,不由得心生感慨,自宋代以后,就没有比这些更出色的中秋词了!

有学生珠玉在前,我这当老师的也不敢再献丑了,而且我看诸君也没必要吟诗作词了。

就将此佳作分给诸君,人手一卷,今夜共享书香!”

宴席间的喧哗热闹声音忽然像是按下了静音键,瞬间鸦雀无声。

众人心里纷纷想道,难道张幼于又发疯了?

张幼于在自家雅集上捣乱砸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还有人看向张凤翼,叫了几声“灵墟先生”。

这意思就是,你这当大哥的还不赶紧把张幼于牵回去拴起来?

张凤翼纠结了好半天,回应说:“其实我想了想,我二弟这个提议也不错。

不如今晚主题就设定为,品评研讨林状元去年的中秋十篇吧。”

席间众人齐齐愕然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