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苦难的行军(十)(2 / 3)

并没有拒绝。在黄黑分界线一带工作了这么多年,他早已知道该怎么和这些人打交道,也知道这些人有多么离不开东岸的援助。

今天是8月24日,他们已经越过了南部的山脉,进入到了后世赞比亚首都卢萨卡所在的位置。不过此时这里并没有那座著名的“铜都”,有的只是漫无边际的荒草和郁郁葱葱的树林。大量野生动物生活在其间,给人一种蛮荒世界的感觉。

当然,这里确实是蛮荒世界,生活在里面的土著居民也是野蛮人,至少东岸人是这么认为的!卢萨卡附近的野蛮人已经被何塞的骑兵清理过两回了,如今基本没有敢继续在这边生活的。而且,何塞的骑兵如今还会时不时地过来转悠一圈,原因是何塞何司令看上了这块面积不小的肥沃平原。未来一旦东岸人下令北上,他就会第一时间把这里占下来,作为自家未来王国的核心区域。

不论何塞这人品性、手腕如何,至少在这眼光上,汤承志认为其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赞比亚高原的成因,东岸国内有很多说法,但有一点比较一致,那就是这个高原的绝大部分区域是在古老的岩石上发育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具有比较丰富的矿藏,但土壤质地比较一般。在这一点上,与南边津巴布韦高原沃野千里的情况大相径庭。不过,卢萨卡附近的平原似乎是个例外。这里的土壤中各种营养成分比较均衡,利于植物的生长。而且,由于高海拔改善了气候,这里可以大量种植温带农作物,这倒是和南方的津巴布韦高原十分相似。

当然了,在开始种植小麦等农作物之前,何塞的人还得想办法砍伐树木,清理林地。赞比亚高原,据东岸人观察,森林覆盖率是极高的,可能六分之五的面积都覆盖了树木,剩下的则是草地、水面。

当地的森林也分两种。第一种就叫“森林”,特点是上林层是郁闭的,中层是茂密的下木,下层一般是灌木。第二种叫“林地”,上层树冠并不郁闭,中层比较开阔,一点都不稠密,下层则是草地,这种林地一般延伸而成草原林地。

卢萨卡附近的植被就是“林地”。但即便如此,想要将其开发出来,仍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期间不知道要消耗多少木工器具。在这一点上,北美欧洲殖民者的经历已经很好地告诉大家,砍树快砍哭了是一种什么感受,他们是真的羡慕东岸人手里的拉普拉塔大平原——树太多,居然也能成为一种负担,这是什么节奏?

东岸林业部曾经派人考察过赞比亚的森林资源,发现大有可为。这里数量众多的紫檀、赞比亚柚木、东非桃花心木、百吉豆木等都有潜在的出口价值,东岸本土对其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只可惜,这里深处内陆,交通不便,众多的资源一时半会只能继续沉睡在这里,没法拿来换钱。就像莱昂城那边的梅斯蒂索人们所做的那样,宝贵的赞比亚柚木被拿来搭建房屋、做地板和家具,甚至被拿来烧木炭——莱昂和比戈城内的民众确实是大量使用木炭来烧水、做饭的,以至于已经产生了一个烧炭行业,上百人以此为生。

不过卢萨卡附近最大的财富肯定不是森林资源,而是矿产。根据东岸地质部派出第五批和第六批探矿队的报告,东岸政府现在已经无比确信附近有一座规模很大的铅矿、锌矿、银矿和锰矿(位于后世卡布韦,最初名为新布罗肯希尔矿区),有极大的开采价值。毕竟,铅和锌这种矿物,东岸本土还是比较缺乏的,需求量也很大,如果这个矿区的产量能够达到一定规模的话,那么可想而知东岸人是一定会控制在手中的——据未经证实的消息,国营卧龙有色金属公司的某位高层已经买好了下个月前往义成港的船票了,他将带队亲自考察这个矿区,如果确有价值,那么将立刻买下开采权。

“制约赞比亚高原未来发展的,一为能源(后世赞比亚主要使用来自邻国的水电站电力),二为交通,后者尤为致命。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