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八节 在大夏(2)(1 / 5)

蓝市城的夜晚很冷。

气温几乎下降到了零下十度左右,呵气成冰。

点着一盏油灯,王朝伏案开始记录这些天来的见闻以及从各种渠道得到的情报。

“大夏在大宛西沩水南,去长安万两千余里,其俗土著,有城屋之立,其王居蓝市城,各大小城邑皆立小长,许民自治……其兵弱、畏战……”

在帛布之上,写着这些文字,王朝的眼中也是透露着欣喜之色。

王朝出使,与历史上的张骞凿穿西域不同。

张骞凿穿西域,为的是联络月氏,夹击匈奴,断匈奴右臂。

而王朝出使,则是一个探头兵,是来查探这大夏、月氏虚实的。

王朝自己非常清楚这一点——如今天下谁不知道天子的壮志?

是以,这一路上,王朝所过之诸国,他都会细心记录自己观察到的、听到的、看到的,乃至于猜测到的东西。

在这大夏这十余日,王朝每日与大夏的王族、贵族燕饮,出入蓝市城内外,察看此国的国情、基层以及军队。

基本上,将这个国家的底子摸清楚了。

大夏是不是唐虞之国?王朝搞不懂。

但,这大夏是典型的弱国。

其民软弱,任由其贵族驱使和鞭笞,而很少有人会反抗。

其兵怯战——连看守其王都城门的守城士兵以及王宫的禁卫军,都是懒懒散散,一副得过且过的模样。

且军队里大都是老弱病残。

甚至,连其禁卫军,也竟然不能齐备甲胄。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军队,别说是对付匈奴人了。

恐怕,就连真番人都可以欺压一下。

不过……

王朝知道,这是有原因的。

他提笔继续写下去:“臣闻之,盖大夏之衰微,有其因也!其先王号欧木一世者在位时,稽号曰帝,北服身毒,西与安息争锋,南与康居纷争,称霸有年,后为其子欧木二世而弑……”

写到这里,王朝胸中也是正义感十足。

对中国人来说,弑君者,毫无疑问是要被人唾弃的。

“欧木二世,弑其父,为其国军民所不容,乃借月氏兵平其内乱,方得为王!”

“月氏既立欧木二世,乃臣其民畜,广其田宅,动辄取其金银……”

“臣在大夏闻之,盖在汉元德四年、五年,匈奴皆西征之,先伐破大宛,得其人民牲畜,后取大夏、月氏、康居之人畜……诸国皆败,畏匈奴曰:天王之鞭(宙斯之鞭),乃遣使献黄金珠玉、财帛美人、工匠器皿无算,乞请匈奴退兵,方得安宁……”

写到这里,王朝也是感慨无比。

自入大夏以来,王朝看到了繁华的城市、繁忙的市井商业以及大量的人民。

这里的人,虽然相貌肤色甚至连眼睛的瞳孔,都与中国不同。

但是,这里的黄金很多,这里的土地很是肥沃,这里的资源数之不尽,更有层叠的险峰,蜿蜒的河流,壮丽秀美的山川。

高原上,雪山皑皑,平原上,流水潺潺。

只是此地的农业和手工业,都极为落后。

大夏人甚至还停留在类似宗周时期的奴隶主庄园经济时代,这让王朝在唏嘘之余,也是感慨不已。

与汉室相比,大夏人已经全面落后了!

“王公,还请早些歇息,明日,那贵霜翕候要来呢……”一个跟随王朝一起出使的官员推门进来说道。

王朝闻言,点点头,将手里的帛书,递给对方,嘱托道:“务必用心保存,等来日,吾等回朝,面见天子,承奏此类奏疏!”

对方闻言,也是郑重的点头。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