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节 暗夜杀机(2)(2 / 3)

衙门那帮吃货没有半点高看的意思,但是,三辅关防向来严密,出入关禁都相当困难,否则高老七早就逃出三辅,不必在关中东躲西藏了。

可这些比他还显眼的匈奴人是怎么混进来的?

“必有内应”高老七几乎是下意识的就判断了出来。

“呵呵,等明天天一亮,不知道有多少人头要落地了”高老七舔了舔剑上的鲜血,笑了起来。

这是肯定的

一伙匈奴人竟然潜伏到了长安附近,这事情一旦曝光,就是天大的丑闻。

三辅各司,没有一个衙门能跑的掉。

高老七甚至能够想象到那滚滚的人头将铺满长街,挂满街头的景象。

“糟了”高老七一拍大腿:“光顾着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去了,忘了去敲响警钟了”

汉室,对于民间的自卫武力,向来非常鼓励,不仅仅每年冬天会定时组织在傅男子训练,而且还会大力鼓励民间百姓持有弓矢。

虽然说,到头来,民间的武力,大部分都在地主豪强手中。

但是,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民拥有了一定的反抗能力。

高老七知道,只要警钟一响,村里的壮丁们就会拿起武器,点起火把出来抗敌了。

可是方才耽搁了这许久的时间,现在再去敲响警钟,可能已经来不及了,眼看着前面的黑影就要翻过东家家的院墙,高老七一咬牙,跟上去。

-0-0-0-

张恒其实此时还没有睡觉,他现在在空间里,拿着几册书籍在细细阅读着。

比起在外面的油灯下看书,显然在空间里更舒服。

起码,不用担心被昏暗的油灯弄成近视眼。

这些天,张恒一直在潜心研究着《公羊春秋》和《谷梁春秋》。

这是当世最重要的两部《春秋》注解,《公羊春秋》主要是讲述微言大义,阐发先贤之意,是当世刑律的依据,而《谷梁春秋》则是强调仁德,是治世之书,所以世人称治世用谷梁,刑律则用公羊。

《公羊春秋》虽然经过董仲舒的弘扬而闻名天下,被天下士子奉为经典。

但是《谷梁春秋》却来历更大,相传,乃是孔子弟子子夏,抄录孔子手稿而来,后来传给谷梁赤,所以得名《谷梁春秋》。

太子据当初启蒙的时候,天子刘彻就是请人教他学习《谷梁春秋》,而弃之《公羊》

由此可见,在经义地位上来说,谷梁比公羊更高。

其实,《春秋》的这两个不同版本,在具体形式上差异不大,有些地方,甚至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就是这一字之差,导致两者结论完全截然相反。

相对的来说,《公羊春秋》是站在实用的角度看待问题,而《谷梁春秋》则是从理想的角度看待问题。

看了一会,张恒将这些书都收起来。

“时候不早了,回去睡觉去……”张恒伸了个懒腰,随机出现在了自己的卧室火坑上。

“恩?”张恒只觉得屋里好像多了两个人影,问道:“什么人?”

那两人却是被吓坏了。

张恒忽然出现在房中的情形,让他们几乎以为遇到了鬼神。

“长生天啊……这怎么可能……”一个人用着张恒完全听不懂得陌生语言说道。

“唉……”张恒叹了口气,不管这两人是什么来历,既然见到了他从空间出来的事情,那就不能再留活口了。

趁着这两人尚在惊愕之中的时候,张恒一个健步上前,重重的挥出两拳,分别击打在对方的腹部,然后再一拳轰在一个人的下巴上,将他的身体高高打飞。

只听到砰的一声,就撞到了墙壁上,顿时头破血流,连吭声都没有。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