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圣人讲道(2)(3 / 5)

头里的那些未被消化的‘微言大义’,有了丝丝松动的痕迹。

“慈悲!慈悲!”老君忍不住稽首而赞。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仅仅只是目睹通天如今的道体,贫道,便获益无穷!”

“若能听完通天讲道,贫道恐怕便可消化大半昔年恩师所讲微言大义!”

“那时,贫道便可真正提笔,写就我人教道统的真经道德!”

“以为人教总纲!”

“如此,贫道当可自无名之中生出有名,从‘壹’中证出‘贰’!”

念头纷纷,千头万绪。

但对圣人而言,只是弹指。

因为圣人只需要想,念头就可在一息之中,算计或者推演,金仙需要百年才能想清楚的奥秘。

弹指之后,当老君圣人再看那端坐在蒲团上的通天时。

感受和感悟已是截然不同。

“通天如今,就算未能证得‘夷’、‘希’、‘微’三境,恐怕也已经非常接近,甚至已经只差临门一脚了!”

按照老君从圣人微言大义之中,参悟而来的玄妙。

这‘夷’、‘希’、‘微’三境。

其实都是一体两面,阴阳混元的。

正所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在老君圣人的理解中,通天大抵当处于已经接近,明白,并看到了那些可以被其看到、接触的大道奥妙。

但他应该还没有证得其中玄妙,并化生为己所有。

因为,若是到了那样一个境界。

就与道祖昔年紫霄宫讲道时一般了。

紫霄宫讲道,道祖可是定下了日后的六圣格局。

此乃为天地立法!

甚至,可以说……

吾,既是天地!

显然,通天现在是远远不及的。

他若已经到了这样的境界,以通天的脾气,哪里还会和阐教元始、西方二圣客气?

怕是直接将因果逆转,甚至倒果为因。

将他的弟子门人,一个个的都从那昔日因果之中解脱出来。

纵然不能,至少,也能强行改变天地规律,叫阐教、西方教低头!

更重要的是,老君明白。

现在,已经是人道的天地了。

人道洪流,席卷三界,天人感应无处不在。

如今,再也不是洪荒旧日。

只要修为足够、积累足够、功德足够,就可以证道、破境。

在这个人道的时代,圣人的道果,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天人感应的一部分。

所以,圣人想要更进一步。

就需要道统来为‘器’。

道与器相辅相成,互相升华,互相成就。

这是最好的时代。

因为圣人们,可以通过道统,来实现超脱。

不会再和道祖一样,功败垂成。

不得不放弃自我,与大道相合,成为天道圣人。

在理论上,圣人只要将其道统,升华为天朝。

便可以如同修士飞升一般,超脱于天地束缚,打破一切限制,证得真正清静!

但,现在也是最坏的时代。

因为,自从人皇劫后,诸圣通过两个会元的观察和见证。

他们已经清楚的明白,道统的升华,何其艰难!

阐教的姬周道统,在人间整整三十六万年,最终落得了一个礼崩乐坏,因果氤氲,业障溢满的下场。

哪怕,这其中有着阐教自身的算计的缘故。

其艰涩也足以让圣人惊讶!

而,老君至少知晓一个事情:通天在人间的道统,或许很昌盛。

但他还远远没有一统南瞻部洲。

南瞻部洲未能一统,道祖就不能真正的萌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