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三方入局,西渊为炮灰(4 / 5)

它的寺名就是:废寺。

段慕春开口:“此地已是废寺了,病僧之病,在其身,更在天地!”

一句话,林苏若有所悟。

孙真却是完全不懂:“前辈,何意?”

“佛道之门,慈为基,释为性,放诸碧空城另一侧,圣道有凭,佛道有根,佛寺昌隆正当名分,而在此地,杀戮满地,恶性横流,何来慈悲?因此,佛道无基,而劝人释性,何人肯释?是故,这位佛门高僧才一病不起。”

孙真明白了。

佛道,也是有生存土壤的。

世人内心深处有慈悲之念,有善恶之分,有圣道流行的地方,才会有对邪恶的时时反省,才会有慈悲之念的入脑入心,也才有放下(释)的快慰。

而在这里,根本就没有慈悲之念,所有人都是自私的。

在这自私为基本底色的无心海,所有人的自私都可以正大光明,也慢慢按熄了良善的火苗,让良善、慈悲失去生存的土壤。

所以,这和尚病了。

他的病,可不仅仅是身体的病,还是他信仰的崩塌。

身体之病,有无数的办法可治,信仰之塌,何人可续?

林苏慢慢抬头:“我试试!”

一步穿空,落在破败的寺门之前,轻轻伸手,推开寺门。

古寺之中,通道幽深。

幽深的通道之内,一座禅堂。

禅堂之中,一个老僧盘腿而静坐。

他的僧袍,垂于地,青石地面,阴冷潮湿,这袭僧袍,也慢慢就成了青石的颜色,他裸露的皮肤,也是同样的颜色。

他的旁边没有人。

只有前面灰尘遍布的佛台之上,有一灯如豆。

昏黄的灯光掩映,上方的佛像,亦是一片斑驳,似乎也与地板渐渐变成同一种颜色。

段慕春轻轻一叹:“大师,你之病,愈发重了。”

没有回音。

那个老僧似乎已经圆寂。

如果不是佛灯尚有微弱灯光的话,所有人来看,都会认为这老僧已经圆寂。

虽然他一息尚存,但段慕春清楚地知道,只要他的僧袍与地板完全融为一体,他就走完了他的一生。

这就是佛门中的“地殉”。

所谓地殉,很悲情的一种解释就是:在佛性不存的大地,以高僧血肉演化一方净土,保留一颗佛性的种子,护佑此方天道众生。

林苏慢慢走到病僧身后,轻声道:“天道有缺地,佛道亦难昌,大师心系佛道,一病不起,何其令人唏嘘?晚辈写经书一卷,助大师佛体安康!”

左手起,金纸出!

右手起,宝笔虚空……

写下!

“《无量寿经》!”

四个字一出,佛光点点,斗室生光。

段慕春眼睛猛地睁大,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缕声音传向孙真:“他与佛道有何渊缘?”

唯有与佛门有极深渊缘之人,才能在佛法之地,宝笔生佛光。

仅仅只是这一点佛光,就让段慕春心头大震,因为这个姨女婿在她的思维定势中,绝对不应该与佛道有任何关联。

孙真眼睛也很亮:“如果说非得有点渊缘的话,大概只有一点,他是《金刚经》著经人。”

“《金刚经》又是何经?很有名么?”

孙真轻轻吐口气:“我非佛门中人,亦不通佛门要义,唯知一事,《金刚经》出世于洞庭湖畔,经成之日,九丈金刚法体横空,经成之后,三千佛寺共参之,引为九国十三州佛道镇道之经。”

段慕春心头大跳……

是的,千年来她的心都未曾如此激烈地跳动过……

虽然她也并非佛门中人,但她的见识之广博无与伦比,她知道单凭一部经书,演绎九丈金刚法体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