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全面铺开(2 / 2)

崇祯谋划战争时,一刻没忘商业,毕竟,在他的规划里,商业税和关税是中兴大明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江南各地都铺开了。」

「最挣钱的是什么店?镜子店吗?还是饮料店?」崇祯对于挣钱很感兴趣。

闻轩摇头,「不是镜子店,是火锅店和培训学校。」

「哦?」

「咱们的火锅店每日都人满为患,想不盈利都难。

培训学校更是火爆,江南士族听闻咱们学校是培训理科考试的,稍稍考察后就将族中侄子送来了。

毕竟,不是所有学子都适合四书五经。」

崇祯笑了,「培训班果然是古今中外的好项目啊。」

「朕记得咱们的学费很高啊,他们不限嫌贵吗?」

闻轩也笑了,「臣看报名的火爆程度,这学费,还能翻一番!」

崇祯摆手,「算了,开设学校不是为了挣钱,主要是为了普及理科只是,你给负责人讲明白,一定要培养出更多老师,将分校铺展在每个府,每个县!

此外,咱们的火锅店、镜子店、香水店这些盈利好的项目,都要尽快将配方毫不保留的传给工匠,尤其是火锅底料配方、可乐配方、奶油配方,都是简单易学的,一定要传出去!

以后还要帮助他们自立门户,开枝散叶,让这些东西成为大明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达官显贵和富商的专属。」

闻轩自民间长大,体验过民间疾苦,听到崇祯这么重视百姓生活,为了提高百姓生活,甚至不惜舍弃这么巨额的利润,心里钦佩。

连声道:「臣懂了,臣一定将这些新鲜事物尽快发布出去。」

崇祯点头,察觉闻轩还有话要说,问道:「你还有什么想法?」

「臣想说,能不能将那些秘方印制成书籍,在书店销售,这样,会传播的更快!」

「你这想法很好,去办吧!」

崇祯知道,明朝中期社会相对安定,城市交通发达、农产品的商品化和手工业很兴盛,已经形成庞大的商业网络。

当时的南京、北京、西北、南北大运河沿岸都是很大的商业城市和商业地带,在古老城市之间及周围,陆续出现了一批新兴的中小城市,出现了清江浦、济宁州、临清州、天津卫、河西务等一大批新兴商业城市。

民间贸易活动定期进行。州县一级的集事,每月有五六个;乡镇每月有二三个;府城则每日一集;有的地方有药王庙会;淮河以北秦晋以东,各方商贾运送物品,入城为市。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