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曹叡大怒(1 / 2)

季汉当兴 军师中郎将 1296 字 4个月前

“贾使君竟连用两次疑兵之计吓走吴军,真是智谋过人啊。”

“若非贾使君当机立断,率军驰援,我东路大军危矣!”

“使君文武双全,真国家栋梁也!”

......

待贾逵领着兵马赶到了东路魏军暂歇之处,孙礼等人赶紧上前迎接,恭维赞誉之语不绝于耳。贾逵连道不敢,口说谦辞。众将见他立下大功却不骄傲,更感钦佩。

曹休在一边见到众将簇拥着贾逵说个不停,心中不免感到吃味,先前对贾逵生出的些许惭愧之情登时抛之脑后。

他冷哼一声,分开众人,对贾逵道:“贾使君此番立下大功,陛下必有厚赏。只是公来的若能更快些,我东路大军的折损就不会这么大,到那时公的功劳也将会更大些呀。”

他这番话看似是好话,但众人都能听出这是在埋怨贾逵救援的太迟。众人心知曹休这是不瞒被贾逵抢了风头,皆朝贾逵看去,想要知道他要如何应对。

贾逵却淡然一笑,缓缓地回道:“非是某走的慢,而是大司马去的太快了。”

曹休自然明白贾逵这是在嘲笑自己因孤军深入才有此败,心中虽然怨恨,但此刻却无言反驳,只好冷哼一声,回到坐骑旁边准备下令开拔。

正在这时,他瞧见了不知什么时候丢在地上的仪仗,心念一动,转头对跟在身后的贾逵说道:“贾使君,某的仪仗掉了,烦劳汝捡起来。”

这时赤裸裸的羞辱,贾逵当然不会答应,面色铁青地站在原地看着曹休。

曹休继续大声喝道:“贾使君是没听见还是不愿遵令?那好,某再说一遍,敕令豫州刺史贾逵将本大司马的仪仗捡起来。”

四周众将见他二人如此针锋相对,皆是大气都不敢出,待在一旁不发一言。

贾逵本以为能凭借这次机会缓和与曹休的关系,不想他不知感恩,反怀怨恨,这下子再也忍耐不了,当即冷冷地回道:“某本是为国家担任豫州刺史的,不是来此为大司马拾捡弃仗的。”

说罢,毫不理会曹休的反应,独自引本部兵马退往豫州。而曹休在望着贾逵远去的身影冷笑一声后,也领着东路魏军向合肥撤去。

数日后,驻扎在江陵附近的司马懿收到了曹休在石亭大败一场的消息,既然东路魏军和中路魏军都已撤了回去,那他这一路兵马再留在原地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于是,司马懿也领着西路魏军退回了宛城。至此,这场数十万兵马厮杀的大战就此结束,消息传至天下,四方震动。

“啪!啪!啪!”

偏殿内猛地传出三声脆响,吓得殿内殿外侍候的宫女内侍齐齐地跪在了地上,原来是魏帝曹叡在大发雷霆,一连摔了三个价值连城的瓷器。

就在刚才,曹休被陆逊击败的战报送到了曹叡的御案上,他一看之下当即怒火攻心,再也保持不住往日的帝王威仪,抄起手边的青瓷壶瓶就往地上砸去。

一年之内遭受两场大败,饶是他向来遇事不乱,此刻也被气得失了方寸,不住地在殿内走来走去,绞尽脑汁地思索着该如何善后。

“太傅他们还没到吗?”曹休望着殿门着急地问道。

殿门外面的黄门令赶紧进来回道:“禀陛下,臣已经命人去催了。”

东路大军惨败而回,使得另外两路大军也不得不撤回了驻地,这就表示曹魏精心筹备数月之久的伐吴战事以失败告终,而该如何善后成为了摆在曹叡面前的首要问题。

如此大事非他一人所能决断,必须得与公卿商议,因此当他收到战报之后就第一时间传召一干重臣迅速进宫,就连已经年近八十、久不上朝的钟繇也被他叫了来。

“再派人去催。”曹叡焦急地吼道。

黄门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