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南诏故国今不在,吹笙踏歌传下来(2 / 3)

路痴导游 花盛开 207 字 2022-08-20

头,“我们什么节日都是要这样聚在一起打歌的,我们祭祖节的时候也有打歌会。”

“好想来!”游客们向往道。

何欢看看他们,带他们离开巍宝山,“去巍山古城吃饭。”

“好哎!”

何欢看看这群用饭就能转移注意力的游客,让小毕带着他们走进巍山古城。

“现在,很多人将巍山古城宣传为南诏故都,其实不太准确。”

小毕点点头。

“南诏灭亡后群雄割据,最后段氏统一各部,进入大理国时代。南诏德化碑中多次出现段氏,官至宰相、将军,所以段氏是南诏国贵族世家。”

游客们点点头,才知道段氏和南诏还有这渊源。

“中原这边也进入了宋朝。南蛮善战,毒雾遍地已经成了中原传说。所以宋太祖统一了蜀地,却以大渡河为界,说此外非我所有!

这就是宋挥玉斧!划下了宋朝与云州的分界。大理国君几次上次上表求归附,宋朝始终没有册封。

宋太祖也是没办法,因为唐王朝,这么大的帝国,就是被一个边疆小国拖垮的。

其实也真不小,按疆域来算,唐朝后期,吐蕃、南诏与唐帝国,呈三足鼎立之势。南诏的疆域也远达东南亚地区。”

游客们点点头,“原来大理并不是大理这么一点!”

“但好大喜功不成,想躺平也很难,北方还有强敌环伺,宋太祖害怕西南再起祸端,却没有意识到西南的重要地位。

2k

西南与中原唇齿相依,忽必烈几番进攻中原受阻,最终跨过金沙江,翻越苍山,灭掉大理,开启了南北夹击中原之势。

大理被打下之后,依然是大理总管,段氏也在巍山筑了土城,这就是巍山古城的雏形。

后来,又换了天子,到了明朝。明太祖吸取汉唐宋元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云州必须纳入版图。

于是派沐英、傅友德率军征云州,一路打到蒙化城。段氏当然不臣服,宋朝不管我,元朝我总管,怎么就要听你的?

不臣服的结果是什么?有句话说,直到被人遗忘,才是真的死亡。大理国虽然存在于宋朝,灭于元朝,却死在明朝。

朱元章一把火,不烧人专烧书,从南诏到大理,一共六百年历史灰飞烟灭。”

“啊!”

“很多白族人说他们没有文字,甚至没有语言。虽然南诏国时期,南诏王经常派人到成都留学,国师也是唐朝人,王族皆习汉文,所以凤加异会写诗,而且写得很不错。

那个时候汉化已经很深了。他们会说汉语,会写汉字。但官方,仍然在创造文字。它又跟彝文有所不同。

直到现代,人们从三塔中发现南诏时期的典籍,但留下的文字很少,也没人认识那些文字。”

“唉。”何欢叹口气,“总之,这也使云州六百年历史陷入迷雾。”

比起大理的热闹,巍山很寂静,只有三三两两游客慢悠悠地探寻着这座古城。

看到他们一群人,惹眼的白龙旗,鲜艳的彝族姑娘,都跑过来蹭导游。

何欢提高声音:“明朝还是实行土流并治,蒙化彝族首领臣服,被封为蒙化世袭土知府。这跟丽江木土司一样,都是审时度势的聪明人。

明军打了胜仗也不走,就住下来了,军变为民,屯田修城,在原来的土城基础上拓建成现在的砖石城。盖孔庙,建书院,行科举,是明朝在云州发扬儒学和中原文化的大学城。”

蹭导的游客都拿着手机拍照录视频。

“教化得也很好,在这个地方出了几百个进士和举人,震惊朝廷,在清朝被封为文献名邦。

所以今天巍山古城一带居民,多是明朝移民后裔。护城河、吊桥、文庙,完是按照中原风格建造的,整个巍山古城完是朱元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