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玄武湖畔(2 / 3)

到老师的话后,安静下来。韶云闭目养神,迷迷糊糊的歪头睡着了,郑楠的眼睛搜寻了一会儿,看见绿珠正和茜夏在咬耳朵,小声嘀咕着,也不敢乱动,本想着和茜夏换个座位,想和绿珠待一起,那样就能...但看着车子内都是女生和女生坐一起,自己还是忍住没有过去,看了几眼后,也趴在前排的靠背上休息了。

“快看,云山雾海的,我们是不是到天宫了!”尖叫声把满车厢正在睡梦中的同学们惊醒,往车窗外看去,车子就如同在云雾中飘着,那云雾,那远处的迷雾。车子在晨雾中过了滁州地界,山间环绕着晨雾,天地间笼罩在白雾中,车子下边的路看不真切,近处的花草、树木,远处的山峦、翠峰,都在晨雾中时隐时现。车子仿佛进入了虚无缥缈的“仙境”之中。

睡梦中醒了的同学们都贴着车窗往外看,微弱的晨光透过晨雾让人迷幻着,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斩不断,挡住了车子内同学们的视线,随着车子的上坡下坡,使人有种飘飘然乘云欲飞的感觉。

坐在汽车上,雾钻进车窗,在人们的身边、脚下缭绕。路边的树木只能看出个模糊的影子。山峦的本来面目不见,只是一片雾的幻化形象。

车子到达目的地停了下来,韶云跟着同学们下了车,抬眼望着高居山巅的中山陵,内心一阵感叹,好伟岸而庄严。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南京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

另一辆大巴车下来的同学,两个熟悉的影子映入眼帘。是钱虹虹和季小青,她们在另一辆大巴车上。

韶云凝望着她,其时朝阳初升,日光从山峰外照射过来,树叶上的晨露尚未花开,不住晃动,雾气在朝阳中轻烟的影子,飘过钱虹虹皓如白玉的脸,更增丽色。

拾级而上,三个人凑在一处,边商边聊,都是第一次感受到这个地方的气势。长距离的台阶让人气喘吁吁。

到达上面的祭堂,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全文。

瞻仰着先总理的伟岸形象,内心升起无限的敬仰之情。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着灵柩上的卧像,内心颇感震撼,遗体形象塑造的十分逼真。

走完中山陵的台阶,让人心生敬畏之心,中山陵的庄严雄伟,宏伟的气势让韶云内心难忘。

下来中山陵跟车去了玄武湖,到了玄武湖公园,眼前的景色让人陶醉,“金陵莫美于后湖;钱塘莫美于西湖",玄武湖为风景园林。

在老师的建议下几个班的同学们围在一起,玩起了玄武湖畔对诗词的游戏,也是一番兴致和雅趣,“谁先来?”

昊甜当仁不让急忙起头道:“我来第一首,大家可听仔细了: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晓,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那我接一个吧:

“江南草,如种草坪复如苗。深映落花虫纷扰,绿迷南浦乐逍遥。日日斗酒似仙笑。

风忽来,柔态似柳梢。远翠天涯夜风雨,浪打沙痕滴滴潮。谁梦与离骚。”韶云不禁诗兴大发也跟着来了一句。

听着韶云在吟诵,本来不打算参与的钱虹虹突然就眼睛一亮,轻声地跟着吟道:“

江南水,江路转平沙。雨霁高烟收素练,风晴细浪吐寒蕊。荡漾水湄,水溢拍断千山崖。

青山绿树走两岸,桥揽月呼唤,蓝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