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战争,成就了石敬瑭,也成就了景延广,使他在短短六年之内,就从一个惊弓之鸟成为炙手可热的“实力派”大佬。
所以冯道才在第一时间找到景延广,打探他的态度,争取他的支持。
不要小瞧这次密会,冯道是首席宰相,代表着文官集团;景延广是禁军总司令,虽然无法代表地方藩镇,不能完全代表军队,但禁军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要是想杀皇上,地方藩镇的军队毫无反应时间。
只有这二人达成共识,国家权力才有可能平稳过渡。
会谈进行地相当顺利,二人之间毫无分歧,意见高度统一。他们认为,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天灾人祸、内忧外患,那个还在尿炕、吃手指头的小屁孩儿石重睿,是无法肩负起这个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的,必须找一个年龄较大的人主持国政。
“大眼萌”石重贵已经年近而立之年(当时29岁),二人一直决定,拥护石重贵承继大统。
天福七年(942)6月13日,石敬瑭驾崩。
冯道、景延广等顾命大臣宣读遗制,命齐王石重贵柩前即皇帝位。
石重贵身上散发着沙陀人的野性,喜欢骑马射箭。石敬瑭坐镇河东时,曾为他聘请高级教师,做石重贵的家教,为他讲习《礼记》。石重贵四肢发达而头脑简单,学渣的一批。对此,石重贵不仅毫无羞愧之色,反而振振有词道:“读书,就不是我们家人该干的事儿!”
对牛弹琴,是牛的错,还是弹琴者的错?
河东战争时,石重贵既能为石敬瑭出谋划策、又能躬冒矢石亲临前线,受到石敬瑭的赞赏。
太原解围后,契丹册封石敬瑭为中原皇帝,随后整顿军队,准备南下进攻洛阳,按照惯例,此时要在后方老巢安置留守官。“儿皇帝”石敬瑭不敢擅专,于是奏请耶律德光,请爸爸指定太原留守的人选。
耶律德光就让石敬瑭把子弟们都叫出来,扫视一眼,就指着石重贵说:“此大眼者可矣。”于是便以石重贵为太原留守,坐镇大后方。
天福三年(938),授予开封府尹(汴州),封郑王,加宰相衔;天福六年(941)改广晋府尹(魏州),改封齐王。
天福七年(942)6月13日,在石敬瑭驾崩当天,柩前即位。《旧五代史》称其“少帝”,《新五代史》称其“出帝”。
按照惯例,石重贵也要找一些“天意”来证明自己受命于天。于是,据其亲信们说,在魏州的这段短暂的日子里,河朔地区遭遇大旱,石敬瑭就派石重贵到白龙潭祈雨,石重贵虔诚地祷告着,忽然,潭底出现了一条白龙,当天晚上就天降甘霖,人们纷纷称奇。
敲黑板,划重点:能感动上天,能召唤神龙,所以石重贵是真命天子。
石重贵即位之后,常规操作自然是少不了的,除了上述把自己神秘化包装之外,更要有实际性的举措来拉拢各方势力的支持。
1,拉拢禁军将士
石重贵之所以能够顺利继统,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禁军(景延广)的支持,所以石重贵第一时间投桃报李,给禁军将士们意思意思:在即位的第三天(6月15日),下令赐给禁军将士发放赏钱,按照级别从最低的五贯到最高一百贯。
2,示普恩
除了身边的禁军要拉拢,国内其他军政界大佬也不能含糊。
2.1“三巨头”
河东刘知远,石敬瑭绝对的嫡系将领,自后梁时期就是石敬瑭的亲信部下,“五龙逼死王彦章”的时候,石敬瑭战马的缰绳断裂,刘知远与他换马,救了石敬瑭一命;李从珂谋反攻入洛阳时,“卫州事变”中,刘知远再救石敬瑭一命;河东战争中,刘知远以少胜多,立功无数。
无论是论资历、轮军功、论个人能力,刘知远都是当之无愧的后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