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源称帝1
李嗣源面临着巨大挑战,而他所掌握的资源微乎其微,根本不足以震慑、驾驭整个帝国。道义、地盘、军队、钱粮……李嗣源几乎一无所有,他只具备一样东西——脑子。
足矣。
李嗣源登基称帝的时候,已经是花甲之年,自幼(13岁)便随军征战,先后追随李国昌、李克用、李存勖,至今已经侍奉李存勖族孙三代人,47年的出生入死,直至位兼将相、成为河东集团独当一面的将帅,47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的经验,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见过?什么样的腥风血雨没有经历过?
姜是老的辣。李嗣源在惊涛骇浪中犹弄潮,不仅解决了上述困境,使政权平稳过渡,还让帝国基本走出了战争疮痍,并逐步走向繁荣富强。李嗣源也被公认为是“五代”皇帝中排名第二的英明圣主,对,第一就是无可争议的那个谁。
下面就是李嗣源的高端操作。
首先,要名正言顺
在李嗣源进入洛阳的当天(4月3日),宰相豆卢革、韦说就率领文武百官,联名请求李嗣源登基称帝。
李嗣源表示一切都是误会,自己是前来护驾的忠臣,不是弑君的叛贼,自己从来没有想过当皇帝的事儿。
“那现在想也不晚嘛。”豆卢革等再三恳请,李嗣源始终拒绝。
在随后的几天里,文武百官退而求其次,既然您不愿称帝,那就请监国摄政吧,毕竟国不能一日无主啊。
李嗣源照例要谦让推辞,“我何德何能,不敢不敢。”
老规矩,三次之后,4月7日,李嗣源“勉强”答应,并于第二天(4月8日)搬进皇宫居住,开始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见。
此时,李嗣源的命令不称“诏”,而称“教令”;文武百官也不称“陛下”,而称“殿下”。
把洛阳的局面暂时稳定之后,李嗣源立刻调石敬瑭当陕州保义军留后,坐镇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阻挡李继岌进攻洛阳;命李从珂做河中护国军留后,防止李继岌北逃太原。
早在魏州兵变时,李存勖就派内臣张汉宾快马加鞭,疾驰蜀地,催促李继岌赶紧班师,勤王救驾。而李继岌当时正在镇压康延孝的叛乱。张汉宾督促甚紧。
军中有位叫陈岷的参谋,与张汉宾是老朋友,于是私下里偷偷询问他洛阳方面的情况,“听说洛阳换皇帝了,新皇帝是谁呀?”
张汉宾神情严肃,说道:“我奉皇上的命令而来,奉旨行事,其他的事不敢知道。”
陈岷又说道:“你不用害怕,我也有我的门路,小道消息早就传得沸沸扬扬,说李嗣源已经当皇帝了,你还瞒我干啥?我的意思是,如果洛阳方面真的换了新皇帝,最好别让李继岌着急回去,先留在蜀地,观察事态的发展,以静制动,徐图后计。”
张汉宾低下头,“实不相瞒,我来的时候,李嗣源已经渡过黄河了,之后的事我就真不知道了。我当面奉了皇上的圣旨,岂能因道听途说的几句流言就抗旨不遵?”
终于,在张汉宾的一再催促之下,李继岌匆匆忙忙地往洛阳方向加速前进。
当李继岌火急火燎地赶到长安以西的兴平时,得到了洛阳动乱的消息。李继岌决定暂时回凤翔,观望事态的发展,于是全军掉头往西走。
刚走没多远,宦官李从袭说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大王您最好是火速进京,趁着叛军立足未稳,一举平定京师。”
李继岌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再次掉头,顺着黄河往东走。
长安留守官提前砍断了黄河浮桥,阻挡李继岌前进。李继岌下令全军游过黄河,绕开长安,继续向东。
在此过程中,大量将士逃亡,其中就包括李继岌的心腹宦官吕知柔等。李继岌也陷入到众叛亲离的境地。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