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士儋是山东人,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与张居正、李春芳、王崇古是同科进士,没有入阁前,和高拱、张居正都是老同事。
他为人直率倔强,有一说一,不喜欢拐弯抹角,说话不中听。
如果知道是高拱派人弹劾他,或许他会沾沾自喜,自鸣得意。
因为高拱在内阁,在朝堂上的飞扬跋扈是有目共睹的,不仅他知道,张居正也知道,朝廷中六部尚书也都多少有所耳闻。
就说这次胶莱运河的事儿,内阁并没有商议出结果,可是高拱就敢给工部下条子,让他们准备开工。
要知道,这其实是工部的差事,他已经是越权了。
更何况工部派去复勘的人都没有回来,也没有上奏朝廷批准,怎么就要开工了。
不过朱衡不想惹麻烦,所以还是派人敷衍一下,也就是计算周边府县需要征调的民夫数量,统筹需要用到的施工器械。
不过这些仅仅停留在工部的书面上,如果最后确认要开工,这些文书很快就会下发下去,让各地紧急筹备。
通过这件事儿,张居正也是深深领教了高拱手段的,高拱不是一般的专横跋扈,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死之势。
再想到陈以勤、李春芳的经历,不由得他不心生忌惮。
外界多以为高拱和张居正是暗中联合的关系,但是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内情。
因为徐阶的事儿,高拱和张居正之间还是有解不开的结,除非高拱真的能放徐阶一马。
不过因为对高拱很是忌惮,所以张居正在和高拱一起时,也就不得不虚与委蛇,尽力附和他,这才给了外界误解。
而殷士谵这边,在以为是张四维联络韩楫等人对他进行攻讦后,感觉丢了大脸,自然也要找回场子。
张四维会找老乡弹劾他,难道殷士谵手下就没有这样的科道言官吗?
而且,殷士谵还知道,高拱正有提拔张四维的打算。
想想杨博,当初和徐阶联盟,这会儿高拱都能放下成见让他复出执掌兵部,这其中张四维的作用甚至比张居正还要大。
而张居正之所以掺和进召回杨博这事儿,也是因为霍翼离开后,深感自身实力的不足,急需有人帮助。
杨博这样的老臣,自然是最佳人选,不管是资历还是威望都满足他的需要。
杨博为什么离开?
还不是担心遭到高拱的报复,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灰意冷。
没有官员不想入阁的,即便不是翰林出身,也始终把入阁做为自己仕途奋斗的目标。
而在高拱、徐阶等人离开后,隆庆皇帝选择补充魏广德、殷士谵入阁都没有选择他,让杨博对入阁绝望了。
隆庆皇帝不是嘉靖,敢于打破规矩。
在这样的皇帝手下,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希望完成心愿了。
但是这次略有不同,杨博是知道张居正的盘算的,那就是和他联合暗中谋划对付高拱,而张居正抛出来的条件确实诱人。
陈以勤、李春芳致仕,魏广德丁忧,内阁中仅剩三人中的殷士谵,也被高拱排挤,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驱逐。
内阁缺人,他这样威望和资历都够的老臣,入阁的希望可比前两年那次还要大上许多。
所以,杨博选择了接旨,他要回来。
殷士谵考虑对付张四维,自然就想到了杨博,知道必须抓紧时间先废了张四维才行,否则他的处境堪忧。
于是,他当天晚上就召见了在京的山东言官,所做之事不用说也知道,自然是让他们通过各自在都察院和六科的关系,联络关系好的同僚一起对吏部右侍郎张四维发难。
于是在第二天,御史郜永春就率先上奏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