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便在一些县城里面补给,村镇基本上不进了。
这次就快了许多,几百里的路程没用十天便到了。
刚一进五陵城,没错,就是武陵山所在的五陵城。
就发现这个城里面乞丐特别多,可是看着城里面的建筑,虽不说金碧辉煌,但是也整整齐齐的。
他们进城之前,外面的村落也都是感觉非常祥和的,也不知道这些乞丐都是从哪里来的。
按说像这种城池的话,随便找些活计来做,也不至于沦为乞丐。
而且那些乞丐看着,也都不是那种身患残疾或者是有病痛在身,干不动体力活的呀,个个都是挺壮实的。
除了身上脏兮兮,邋里邋遢的以外,若不是身体前面摆着个碗,还真看不出来是乞丐,还以为只是比较邋遢的人。
方志远他们看着这些乞丐成群结队的,或蹲坐在角落里,或躺在墙角下。
有的斜靠着墙,嘴里叼着一根草,翘着二郎腿,悠哉悠哉的。
有的倒是一脸可怜的跪在那里,眼巴巴的看着过往的行人,不过那一脸可怜,怎么看怎么像是装出来的,一点都不走心。
还有的直接躺在地上睡着了。
也有拿着树枝在那里敲碗的,反正看着就是非常违和,一点都不像他们之前看到的那些乞丐,倒是很像好吃懒做的小混混。
其实他们猜的不错,这些乞丐都是城里和下面的村子里面好吃懒做的混混。
这还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
那时候还是前朝,天尊观观主法力高强,被前朝皇帝封为国师,天尊观一派被封为国教。
许多世家分支和富商都慕名而来,想要沾沾天尊观的仙气。
没想到来了以后,确实运势越来越好,于是便都决定在此定居。
那时候的武陵城不大,都是这些人来了以后出资扩建的,才有现在的规模。
之后前朝覆灭,改成了本朝,天尊观慢慢的没有了以前的荣光。
但是这些家族,在这里待了几代人,都受过天尊观的恩惠,已经非常信奉天尊观,所以都没有搬走。
再加上这些家族中人,也经常找天尊观的道人帮他们消灾解厄,甚至可以帮一些霉运照顶的人改运。
所以,这些家族就更加对天尊观推崇备至了。
也知道天尊观上面的道士,时不时的就会出去历练,但这里毕竟是他们的大本营,早晚都会回来。
所以住在武陵城,这些家族觉得是最有安感的。
要知道,当年就算是前朝覆灭的时候,这里也没有遭过兵祸,而是平稳过渡到了本朝。
而本朝虽然不太信奉天尊观的道法,但也没有死命的打压,只是皇室不再供奉而已。
那些四处游历的天尊观道士,只要是有真材实料的,还是很受人尊重的。
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这武陵城的上层人士,都是天尊观的信徒。
而这座城池也比较富裕,加上天尊观的一贯宗旨就是引人向善。
也就是多做好事,只有多做好事的善人,天尊观才会帮着消灾解厄,甚至若是运气不好的,还可以帮助转运,就是摆放转运阵法。
这就造成了城里面的世家和富商,基本上都是乐善好施,当然也有装出来的,但是只要没有做过恶事,不害人性命,哪怕你是伪善也是善。
天尊观的说法就是,凡事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好人。
你心地再好,若是害死许多人命,那你也是坏人,你心地再不好,你手上不染血,还经常行善积德,那你就是好人。
所以城里的富人都很讲究这点,经常时不时的出来施粥施银钱。
这也就养成了一些人好吃懒做的习性,长年累月下来,这些人更加不愿动弹。反正什么都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