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什么。
要说论揣摩嬴政心思,李斯和赵高是最强的,李斯之前出了彩,赵高也是不甘落后。
赵高把心一横,小心翼翼的向嬴政提出要不就用“秦”的封号吧,封号秦王!
重臣们闻言目瞪口呆,这可以吗?
嬴政回想起当初继位前发生的一些事,顿时觉得感觉对了。
他现在是皇帝了,秦始皇帝,让最亲近的弟弟当个秦王不过分吧?
一是弥补曾经,二是补偿不能实封的缺憾,三则表明他们兄弟依旧亲密无间。
感觉妥了的嬴政大手一挥当即决定成蟜的封号为秦王,食邑整个三川郡。
三川郡就是韩国故地,人口稠密,当做是食邑绝对非常够意思了。
得了,既然嬴政都不介意,已经决定了,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就没什么多说的了。
疏不间亲啊。
唯一要说的就是成蟜曾经的食邑以及长安县那块实封之地。
对此嬴政表示其他食邑收回,至于长安县那块实封之地等王弟回来再商量。
随后会议就告一段落,此时成蟜刚刚干掉东皇太一不久,正在前往阴阳家总部的路上。
成蟜处理完阴阳家的事情便回去了,顺带捎上星魂,湘君,湘夫人参加统一大典。
消息灵通的成蟜回来的第一时间就听说了他要被封王的事情。
其实这件事也不是什么秘密,为了给成蟜造势,嬴政没要求重臣们保密,自然传得满城都是。
嬴政顺水推舟将以前关于成蟜不好公开的功绩全部都公开了,还有未来关于国政的功绩也提前透露了。
就从那一连串的功绩,大部分人都认为封王没有问题。
如果成蟜不姓赢,反对的人可能多不少,但姓赢就没有问题了。
得知消息后的成蟜立即进宫推辞秦王的封号,换成其他的封号。
另外主动表示把以前封地,食邑交回给朝堂,此外要求新封号的食邑也要限定户数,不能要整个三川郡都作为食邑。
兄弟两人屏退了内侍,甚至屏退了史官,深谈了一个时辰,达成了一致。
最终方案为:以前的食邑,封地全部收回,半个三川郡为食邑,封号秦王,此代位同太子,等同半君,下一代位次太子,逊色半君。
嬴政是君,秦国太一是半君,但也是君。
加上辈分问题,成蟜还要压太子半头。
秦国朝廷官方定义成蟜在秦国的地位仅次于嬴政,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此重量级的封号自然需要相应的仪式伴随,规格等同于确立太子,只是细节之处不同。
秦国咸阳有资格上朝的官员全部要参加,之后还要布告天下,明发中外。
成蟜的封王仪典之后就是统一大典,时间为正月二十八,黄道吉日,万事大吉。
这一天嬴政大赦天下,除了遇赦不赦的重罪,全部赦免,以此彰显统一新气象。
这一天盛大的统一大典在咸阳城举行,秦军入城辅助维持秩序,咸阳人民全部从家中跑出,到处都人头攒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因为统一大典的有些仪式会在宫城外举行,咸阳城的百姓也可以参与一部分。
等到宫城外的仪式举行完,才是王室,不,现在是皇室宗亲,外戚,高官显贵,普通官员,诸子百家,各地名人以及六国旧王室,旧贵族参加的仪式。
没错,六国的旧王以及部分旧贵族也参加了。
成蟜携自己全部的女人,儿女从头到尾参与了这次大典。
当然成蟜跟自己的女人,儿女的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
前朝有前朝的位置,后宫有后宫的位置,勋贵官员的家卷也有相应的位置。
这场统一大典的盛大难以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