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选修一科,想要毕业,四科必须达到标准。
自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可以选修更多科目,毕业标准不会变,但毕业成功后分配地方及待遇会更好一些。
为了防止某一科太过火热,某一科太过冷门,三人商讨后决定限制选修科目的报名人数,一旦满员,多余的人调整到其他科目去。
自己感兴趣的科目都抢不到,一点也不积极,这样的人上进心太弱,未来成就肯定有限。
科目之后是学子的待遇问题,
这玩意不可能让寒门学子负担,大部分寒门学子根本负担不起,读书从来都是一件花费巨大的事情,所谓穷文富武也只是相对而已。
贵族弟子当然负担得起,不过寒门弟子免费,贵族弟子反而要自己出钱,那还不吵翻天,闹翻天了?
所以只能都免了。
在学宫里面,一切待遇都一视同仁,包括衣食住行,笔墨纸砚等等,绝不可能搞什么特殊,两种弟子混合分配,绝不能泾渭分明。
若是贵族弟子憋得难受,可以在假期外出打牙祭之类的,反正学宫里是绝不会体现出明显的差距。
若是连这些都忍受不了,那就可以滚出学宫了。
三人详细计算了一番花费,在这个过程,成峤展现出了令嬴政和吕不韦目瞪口呆的心算能力。
最终结果显示,如果以寒门弟子的标准,对于商会赚来的财富而言完全是洒洒水,就算考虑到贵族弟子,标准再提高一截,负担也没有问题。
等到后续钱财送来,就是负担整个秦国学宫学子也不成问题,但等以后学宫扩张到天下,就万万负担不起了。
那个时候学子就要出一部分费用了,秦国的学宫也不例外,不能搞特殊化。
三人商量了一个时辰左右,确定了大概的方略后才各自散去。
------题外话------
没有存稿了,因此更新得比较晚,国子监架构有兴趣的自己搜吧,写出来说不定要被说成水成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