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九章 谁给他们的勇气(3 / 4)

南京城里,最人着急上火的人,便是南京兵部尚书余洪和南京守备平江伯陈豫。

余洪作为南京兵部尚书,掌管江南四十九卫,近二十多万人马。

陈豫为南京守备勋臣,负责南京三大营军务一应事务。

如此一来,江南兵事上有任何风吹草动,这两位都是躲不过去的。

今日两人的会面,有着共同的一个目标,同时也都心怀鬼胎。

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如何尽可能快的平定此次的倭乱。

要知道,这次倭乱在军马围剿之下,不仅没被剿灭,还有着越来越大的趋势。

如此说来,岂不是南直隶军马无能,是他们两位无能?

浙江那边已经报到了京师,南直隶这边也已经上报了。

对了,还有皇城里的那个太监,他恐怕也早就给皇帝报上去了。

瞒是不可能的,现在要做的,就是在京师插手之前将此事处理干净。

余洪知道,别看江南卫所二十万人马,可承平已久,全都已经不堪大用。

让这帮子军户去打穷凶极恶的倭寇,能赢才见鬼了。

余洪鉴于这种局势,便将主意打到了南直隶尚且还有战力的三大营身上。

南京京营尚有十万之众,倭寇虽不清楚人数,但绝不可能过千。

余洪打算让南京京营调出三千人马,再有卫所军一同围剿,定能让这些倭寇有来无回。

其实南直隶倒是有支真正的百战强军,孝陵卫。

孝陵卫是作为保护“孝陵”的部队,恐怕是江南唯一满员,兵精甲足的卫所,麾下一卫有5600名官兵,一卫中有5个所,每一个所中有1120人。

而且这些官兵都是经过长期训练而挑选出来的,在这其中其中又挑选了500名精兵。

精兵的选择标准:能骑马扬鞭,飞速奔驰,还要骑马跨过一道壕,越过一堵墙,并在马上开弓射箭,三箭中两箭者才为合格。

这些精兵每五年进行调整考核一次,都是淮西人士,在江南首屈一指。

南直隶可没有疯子敢短了他们的东西,亏待谁也不敢亏待他们。

只是这支军马太过特殊,谁也没有胆子敢把这主意打到他们头上去。

况且,自己这个兵部尚书和陈豫的南京守备勋臣恐怕也指挥不动。

于是余洪只能退而求其次,来找南京京营。

然而想要南京京营,陈豫这一关是一定躲不过去的。

陈豫心中冷笑,好一个老匹夫,打的一手好算盘。

自己是守备不假,可无诏令私自调动京营大军,这等弄权所为,纯纯找死不成。

若是为此有人借机参奏一笔,自己可就全玩完了。

余洪早就预料到了陈豫顾及一般,再三保证,这只不过是个便宜之法,他这就上书陛下,请调南京京营的诏令。

余洪还说,若是陛下真的追责下来,他愿与六部官员,江南军民一并上书澄清,定保平江伯无事。

话里话外,还透露着只要陈豫肯出兵,江南自然会投桃报李。

最后余洪还玩起一手的道德绑架,愿伯爷为江南百万军民三思,救民于水火之中。

余洪背后的人在江南有多大的能量,陈豫是知道的。

朝廷半数官员出自江南,每年科举一甲二甲的进士们里十之六七也都是江南人士。

这些人在江南各地也都是首屈一指的大族,各种攀附关系,结成姻亲,根深蒂固之下,无论是在朝在野,都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能够得到这样一股力量相助,或许自己这个伯爵再上一层……不是不可能。

正所谓高风险高收益,利益丰厚的背后也是巨大的风险。

若是自家真的调兵,京师的陛下会怎么想……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