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改革三省六部(3 / 4)

大唐皇长孙 南山堂 4377 字 2022-10-05

么意见,都可以跟他反馈。”

萧瑀:……

……

“苏我使臣,如今我们国内已经全面模彷大唐的政体进行了改革,各个地方的改革也都差不多快要完成了。

现在突然传来大唐要进行机构改革的消息,甚至三省六部制都需要变化。

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要不要把这里的情况传递回去,让国内也跟着改革呢?”

近卫三郎这几天有点纠结。

作为倭国遣唐使的副使臣,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收集大唐各方面的消息。

特别是跟朝廷相关的各种消息。

现在长安城到处都在传朝廷将要进行机构改革了,他就有点发愁了。

倭国已经举起了全面唐化的大旗了。

这要是不跟着改,那么这个旗帜就要立不起来了。

可是如果真的大唐实施了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倭国跟着改的话也是很尴尬的。

毕竟他们上一轮的改革才刚刚进入到尾声,现在又立马跟着改。

这岂不是朝令夕改?

不管是在什么国家,朝令夕改都是一件很让人难受的事情啊。

“这个问题我们也没有办法判断,让奈良那边的人去头疼吧。

我们只需要把大唐这边的消息如实的传递过去就可以了。”

苏我人见自然很清楚现在倭国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但是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也只能如此了,只是希望大唐这一次的变化不要搞得那么大。

要不然我们就真的很尴尬了。你说大唐如今发展的那么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进行改革呢?”

近卫三郎发现自己在大唐待了那么多年,但是对于这里的很多情况,他还是不大理解。

“谁知道呢,大唐皇帝陛下的心思,你不要猜。猜了也搞不懂。”

……

“大郎,我听说长安城里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着机构改革的事情,阿娘想要听一听你的真实想法。”

郑观音自然也是很关心朝政变化的。

她可以不插手,但是并不表示她可以不搭理。

“阿娘,机构改革的事情,确有其事,朕安排了六部尚书去讨论一个方案出来。

不过,这个事情目前还没有定论,朕也要结合各方面讨论的情况来看。”

李承宗倒也没有怎么隐瞒,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们大唐现在发展的不是很好吗?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搞什么机构改革呢?”

郑观音的这个想法,应该是非常具备普遍性的。

这些年大唐的变化,大家都是看在眼中的。

哪怕是五姓七望这些曾经被李承宗挤兑过的家族,这几年在商业上却也是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他们对朝廷的支持度其实也是在上升。

这种情况下李承宗提出机构改革,肯定是有不少人表示困惑的。

“正是因为我们大唐现在发展的很是顺利,改革的阻力会更加小一点,改革的风险也会更加小一点。再说了,这一次只不过是调整各个衙门的结构和一些职能的明确。

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影响。

而对于大唐的统治来说,改革之后朝廷的影响力肯定是在上升的。

朕希望将大唐建设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让各个道都能成为大唐永远的领土。

避免出现边疆的一些地区时不时的失去控制的情况再次出现。”

李承宗倒也不介意跟郑观音好好的聊一聊这一次的改革。

马周他们已经把改革的方案讨论出来了一个大方向了。

李承宗准备在武德十七年到来的时候正式的公布。

“三省六部制已经证明了他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