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高句丽找错了方向(3 / 6)

大唐皇长孙 南山堂 187 字 2022-09-01

了一下自己的意见。

“从地球仪上的情况来看,大唐在北边目前就只有高句丽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威胁了。

在南边,也就是南诏和吐蕃国有一定的战斗力。

至于在西域,虽然有一些对手,但是看起来都没有办法给大唐带来致命的伤害。

我觉得这一次大唐出征高句丽,我们应该要做点什么。

让大唐朝廷上下都知道倭国跟他们是一条心的。”

苏我人见不愧是倭国罕见的人才。

他很清楚什么时候应该为倭国谋取利益。

“时间上可能有点来不及,要不然我们也从难波津那边安排几万人过来,跟着唐军一起攻打高句丽,肯定可以让大唐朝廷非常满意。”

近卫三郎这个说法,虽然很是大胆,但是苏我人见却是一点也不介意。

真要是安排几万人跟着唐军出征就能获得很多好处,那么以后不用等大唐主动的说什么,倭国人自己就先动手了。

“从国内安排人员过来可能是来不及了,但是组织在长安城的倭国人为唐军服务,却是问题不大。

反正通过这个事情,我们要想办法提高唐人对倭人的关注度和感激心理。

要不然以后的很多事情,恐怕没有那么好做呢。”

苏我人见看的很清楚。

大唐可不会现在就对倭国人动手。

真要是大唐觉得倭国损害朝廷利益了,那么绝对是不会手软的。

“嗯,实在不行我们就在西市的人市之中购买一些奴仆,送给唐军用来充任民夫。

这对于加深我们倭国跟大唐的关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近卫三郎的这个提议更是大胆。

反正这种事情,他肯定是不会首先提出的。

但是到了需要的时候,他又不会有任何的心慈手软。

“你这个提议不错,那我们就这样子安排吧!”

……

“刘县令,朝廷要对高句丽用兵了。”

要组建大唐海军从渤海湾进攻平壤城,肯定是需要调动江南造船厂这边的力量的。

这么一来,上海县这边自然也是很快就知道了消息。

“打高句丽,那绝对是众望所归,大部分人都是支持的。

我们大唐继承了隋朝的一些东西,当初隋炀帝在高句丽人手中吃了大亏,如果大唐能够灭掉高句丽,那么说明大唐是比隋朝更加强大的国家。”

刘仁轨对于灭掉高句丽背后的意义,显然也是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早就支持朝廷对高句丽用兵了。

“确实如此,但是我担心高句丽恐怕没有那么容易灭掉了。

跟东突厥这些草原部落不同,高句丽算是一个半农耕半游牧的国家。

他们不缺少骑兵,同时也通过种植农作物获得相对稳定的粮食。

最关键的是当初隋炀帝给他们送过去了太多的人才了。”

虽然上官仪并没有亲自经历过隋朝三征高句丽的场景,但是相关的史书和记载,他是看了不少。

隋炀帝的“资敌”行为,算是给高句丽的发展插上了翅膀啊。

别看隋军将士直接投降的不是很多,但是伴随着隋军将士一起出征的农夫、匠人,据说有几十万人都投降了高句丽。

这些人手的加入,让高句丽的实力一下子就上升了好几个台阶。

毕竟不管是哪个时候,相比周边的国家,中原王朝在各种耕种、工艺方面的技术,都是由压倒性的优势的。

“你说的没错,高句丽确实有一定的实力,要不然他们也没有胆量主动的挑衅我们。

不过,这一次高句丽注定是打错注意了。”

刘仁轨对大唐非常有信心。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