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立个flag(3 / 4)

大唐皇长孙 南山堂 238 字 2022-08-07

萧锐一眼,显然对他说的话很不满。

“阿耶,陛下既然如此重视土豆和地瓜的种植,种植土豆和地瓜对我们家族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那我们是不是也在江南地区推动一下土豆和地瓜的种植?”

“你想的倒是美!不管等会土豆和地瓜的产量如何,这些东西都是要优先供应给边疆地区的移民点的。

你现在跟陛下提出要在江南地区推广,这不是在帮助陛下。

陛下反过来会觉得我们想要占便宜。”

萧瑀这么一说,萧锐张了张口,居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没办法,现在的土豆和地瓜种子就是那么的受欢迎。

……

“大郎,今天的仪式搞的那么大,可千万不能搞砸了。”

郑观音平时深居简出,很少出现在大臣面前。

不过今天这个很重要的活动,李承宗还是把她一起带上了。

“阿娘,今天的活动看起来声势浩大,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看看土豆和地瓜的产量而已。

虽然我们没有单独提前挖掘几亩地确认产量,但是根据渭水书院农学院的研究,这些东西的产量低不了。”

作为负责土豆和地瓜种植的渭水书院农学院,自然不可能什么都没有做。

他们虽然没有提前开挖,但是研究过程之中,需要不断的确认一些土豆和地瓜的生长情况。

所以其实他们是已经对每一株土豆和地瓜的产量有一个测算。

一亩地大概有多少株地瓜和土豆,这是不挖开来也能看出来的东西。

再结合每一株的产量,一亩地的大概产量,自然也就测算出来了。

虽然这个测算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偏差,但是不管如何偏,大体的数量级是不会错的。

很显然,目前李承宗收到的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让礼部和民部把仪式搞的那么大。

只要成功了,到时候可以节约大量的推广费用。

历史上,土豆和地瓜进入到华夏之后,过来很长时间才得到大规模的推广。

不是它们不好,而是大家对它们不理解。

普通百姓的信息是非常落后的。

哪怕是道听途说了一些消息,他们也不敢轻易的种植。

毕竟土地就那么一点点,如果拿出来种植了土豆和地瓜,就没有办法种植其他粮食。

而对于一年到头就指望着地里面的那点收成生活的农户来说,这要是粮食没有了,希望就没有了。

这么一来,任何新式庄稼想要让他们接受,都是非常困难的。

无形之中,这大大的加大了土豆和地瓜普及的速度。

这一世,李承宗自然是不希望再出现这样子的情况了。

可有些东西,单靠宣传是没有用的。

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大家自己主动的提出来,自己主动的去找种子。

这么一来,效果肯定会更好。

初期的时候,李承宗也没有指望着普通百姓能够加入到这个种植之中。

让勋贵世家以及移民点的百姓们去种植,然后再进一步的吸引其他人种植,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你有信心就好,可千万别把好事搞成坏事了。”

郑观音再次叮嘱了一下,便没有再说什么了。

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她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

仪式感这个东西,说重要很很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不过身在大唐,仪式感肯定是什么时候都不缺的。

岑文本在临时搭建的一个小舞台上声情并茂的表演了一番之后,李承宗便正式的宣布开挖了。

种植地瓜和土豆的地面已经被分成了一小块一小块,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