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纵横四海 第377章 阮大铖的算计(1 / 2)

明末枭臣 魔力鸟 6036 字 2022-08-06

不管左良玉的理由如何,如今杨嗣昌战败的消息传过去反正他铁定是不会来了。和左良玉想比,更近一点的江西到现在还没动静,显然也指望不上了。

冯铨将左良玉的信递给阮大铖,阮大铖并没有去看信,而是问道:“如今之际只能请魏国公共出面在南京募集兵马了。”

冯铨摇摇头,一来魏国公肯定不肯,他是被毛钰打趴下了。没有皇帝的圣旨是请不动他的。二来临时募兵显然来不及了。毛钰想攻城的话又不是传统的扛着云梯前来,而是用重炮。什么样的城门经得起击败们重炮轰击?杨嗣昌十万人挡不住毛钰,新募集的兵马三四十万也没用!

这时候马士英走了进来看了垂头丧气的两人一眼说道:“两位不如先去江北避一避。最近毛钰对江面的封锁并不是很严;若是可能两位亲自去圣上面前陈明厉害,不能答应毛钰的那些无理要求。”

马士英的这个建议也算是够意思。但是冯铨不敢去啊。在南京城内还能自己做主。到了江北谁知道杨嗣昌那混蛋会不会直接将自己交给毛钰。就算是到了京城,冯铨对哪位皇帝也没信心啊,他因为魏忠贤的事情倒台,因为阮大铖而东山再起,因为攻讦毛钰而屡次获得拔擢。如今他和毛钰两个当事人,皇上拿毛钰没办法,砍下他的人头送给毛钰化解毛钰的怨恨说不定是最轻松的。

阮大铖却是在心中盘算,他是有阉党的身份。但是如今皇上也成熟了知道自己被东林党人骗了。加上朝堂上也需要有人制衡东林党,所以他的地位非常牢固。杨嗣昌对他并不会对冯铨那样。冯铨那是叛徒、反骨仔,典型的两面三刀、唯利是图。自己和杨嗣昌虽然政见不一,但过往没有太多交集,自己要去京城他也不会拦着。到了京城在皇上面前哭诉一番说不定皇上新旧软了。而且阮大铖认为南京一定挡不住毛钰。

所以在冯铨。惊讶的眼神中阮大铖点点头对着马士英说道:“南京这边就辛苦诸位了!老夫此去京城必定请来圣旨。”

阮大铖是当场就走的,非常之匆忙。以至于与高宏图都没有通气就找了一条渔船带了几名随从渡江北区。

冯铨虽然觉得哪里不妥当,但阮大铖在南京势力庞大加上对自己有收容提携之恩,他也就没有多想。

马士英见到说服了阮大铖他又去找高宏图,现在这局面朝廷是有心无力,左良玉不能来,江西是来不了。浙江福建是毛钰的基本盘。广东就算想来也是从陆路,那是几个月后的事情还需要皇上的圣旨,河南……巡抚是熊文灿,冯铨奏章里可是连他一起告了的。山东,马士英想来想去想要增派援军只能从山东抽调了。如果是去关宁前线皇上会毫不犹豫。但是让山东兵南下,万一东虏出动怎么办?

现在看来只剩下两条路,要么依靠杨嗣昌现有的力量击败毛钰,二是答应毛钰的条件。鉴于杨嗣昌抵达扬州的战绩,马士英趋向于答应毛钰的条件。这就和高宏图非常接近了。虽然毛钰嚣张跋扈,但这些年为朝廷立下的功劳也够一个总督了。

马士英到了高府才知道一直称病不出的魏国公也在。马士英听到了徐鸿基对毛钰最客观的评价:将门英豪、乱世枭雄!

在徐鸿基的描述中毛钰不但船坚炮利,陆战部队同样犀利,士兵装备优良,火枪的射程更是普通的弓箭两倍,夜战如同白昼。若是没有东虏和农民军,他的建议是调集全大明精锐之师剿杀这头猛虎。如今看来只能放虎归山了将来空男友人能够对付。

于是三人联名上书朝廷,陈列南京之危居不在战场,而在民心。杨总督一战不利军心丧尽,毛钰隔绝南北江南人心惶惶、物价飞涨,剿灭毛钰非一日之功,而南北通航迫在眉睫,也不是一隅之力能够成功的。请朝廷造作决断。

三人的这份奏章在杨嗣昌的请罪书之后一天抵达,朱由检气得又摔了一大堆东西。他是那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