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四八 势如破竹(4)(2 / 3)

第一氏族 我是蓬蒿人 262 字 2022-04-04

杨延广重新坐下,殿中一时没有人出声,气氛逐渐死寂。

死寂中蕴含着莫大的寒意。

无论是谁,考虑到当下局势与扭转战局的问题时,都会感到手脚发冷。事到如今,赵晋已然完全掌控局面,他们看不到任何希望。

眼下的看不到,长远的更加看不到。

死寂维持了许久。

终于,杨延广看向王载,尽量缓和语气:“晋军侵占符离,临淮、淮阴危在旦夕,徐州亦不再稳固......太傅有何见解?”

王载沉思良久,至此已是有了明确想法,当下上前两步,拱手道:“臣下以为,我们该撤军。”

撤军。

听到这两个字,所有人的目光都钉在了王载身上。

殿中连呼吸声都已听不见。

杨延广一字一顿地问:“全军退出.中原?”

王载只说了一个字:“是。”

杨延广闭上了眼睛。

众臣都没有说话。他们莫说斥责王载,连反驳都没有,他们只是担忧地看着杨延广,等待对方对这个见解的反应。

众臣在等,杨延广同样在等。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他没有等到任何人出言反对王载,也没有等来可以帮助大军走出危局的只言片语。于是,在这殿堂之上,众臣意见一致,吴军的命运已是只剩下一条。

撤出中原,将中原让给晋军。

见众人都不发声,杨延广也不表明态度,王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此战是离境作战,胜败不影响吴国基业与存亡,有利可图则进,无利能图则退,没有任何理由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把自己拼到命悬一线、山穷水尽的地步。

“现在大军撤回淮南,吴国依然是吴国,我们还能依仗淮河防线,抵挡晋军南下;若是等到大军后续作战再失利,损兵折将太多,王师无法确保国家周全无法守卫淮南疆土了,那才是国家危机。

“王上,此番王师是外出征战,不是拱卫本土,后者需要拼到最后一滴血,前者却是量力而为,后者没有败退余地,前者却应该理智进退。

“趁晋军还未攻占临淮、淮阴,王师在尚能撤退的时候立即撤退,这样才能保存实力以图来日。此战我们虽然没有胜,但只要不大败,不用多久便可卷土重来!”

道理很浅显,王载即便是不说,杨延广与在场大臣心里都明白。

两虎相争,有多少时候会拼得至死方休?一方伤势重了没有胜算就会及时抽身

。这回逐鹿中原还不是保卫自己的地盘,只是类似捕猎,虎豹捕猎哪会把自己拼到最后一口气?

眼下,大伙儿只是需要有人把这话说出来,作为决定大军下一步行动的根据。

良久,杨延广睁开眼,仰天长叹:“未曾想,大军行动只是慢了一步,未能提前几日支援符离,竟致中原战局完全崩溃,再无可以争胜的机会。

“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就这般放弃中原,可谓是血本无归,本王实在心有不甘。本王......也着实对不起已经战死的吴国儿郎们......本王,愧对他们,愧对他们的父母妻儿......”

说到最后,杨延广满面痛苦、眼含热泪,仿佛恨不得给将士们跪下来磕头认错。

众臣却是俱都大松一口气,杨延广这番话就是表明了同意退军。只要对方同意退军,自己可以离开这是非之地,大伙儿便不在乎其它。

都是明眼人,早在符离丢失之前,他们就已经看出吴军在中原处境艰难,胜机渺茫,心生退意——都把希望寄托在秦军身上,完全是坐等对方攻破赵晋了,那还不够艰难吗?

现在符离一丢,后路都要被切断,大家被架在了火上烤,性命垂危,不赶紧跑还想什么?

杨大将军在吴国进行革新战争的话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