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七五 何以为王(3 / 4)

第一氏族 我是蓬蒿人 4677 字 2021-02-04

听赵宁说到这里,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愈发迷糊。赵宁说的都是事实,这他们理解,但赵宁此时说这些,是什么用意?

赵宁接着道“眼下国战迎来了巨大转机,却也是前所未有的关键时期,容不得半分差池,否则就将前功尽弃。当此之际,皇朝上下必须同心协力。”

陈奕忍不住张嘴“公子”

赵宁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继续道

“郓州军战力不俗,是王师中的骨干力量,汴梁北面行营的战事虽然暂时结束了,但这支军队不能散,在往后渡河反攻河北时,还需要发挥该有的作用。

“不仅如此,军中将校也不能分散,这是自损筋骨、自降战力,就算将校们要各自去奔个大好前程,那也得是在国战胜利后,届时,我绝不会拦谁。

“但是现在,谁要为了个人私利,不顾国战大局皇朝安危,我赵宁必不能答应,之前战死的同袍,眼下还在北胡铁蹄下受苦的同胞,也不会答应。

“所以我会向陛下进言,在郓州设立藩镇,保存郓州军的完整战力。”

此言一出,堂中寂静一片,落针可闻,诸将莫不是惊愕忘言。

陈奕等人明白了,赵宁这是要用郡王的爵位,跟宋治换取他继续统领郓州军征战的资格,而且理由再充分不过。

事先没有谁想得到,赵宁能够做出这样的抉择。

陈奕、云雍、方墨渊等人,看向赵宁的目光,一时间都充满发自肺腑的敬佩。

一是敬佩赵宁一心谋国,心中时刻想着的,都是国战大局、江山社稷;二是佩服赵宁大公无私,为了保存郓州军的战力,连王爵都可以不要。

天下之大,那么多世家寒门官员、将领,有谁能为国家血战到这一步,又能慷慨大义、一心为公到这一步的?

“能跟着大总管征战沙场,实属末将之幸,他日渡河北攻,末将请为先锋!”众人失神之际,耿安国突然起身抱拳,语调铿锵字字千钧的大声道。

赵宁笑了笑“黄河天堑,可不是那么好渡过的。”

耿安国激奋道“只要是跟着大总管征战,莫说区区一条大河,便是刀山火海,末将也敢去闯一闯!”

赵宁微微颔首。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寻常情况下,只要有利可图,一个人就不难获得别人的效忠、追随。

但天下不止有利益,天下人也不都是势利之徒。

总有些英雄人物,在穷途末路的时候,身边依然不乏死忠,不曾被人背后捅刀子,哪怕是死了,也有部从甘愿以死追随。

单纯以利驱人,身边聚集的只会是势利之徒,纵然有豪义之士,后者也不会以豪义报之。

以义动人,才能聚集起真正的英雄豪杰。

以利聚人者,利消而人去。

以义动人者,义不死则人不散。

赵宁在面对宋治的出招时,想到的,不是仗着自己在郓州军的威望,对郓州军的控制力,强行抗拒对方的决定。

也不是安排、鼓动麾下将校作乱,再借此机会让将士们联名上表,说军中将校自己不愿离开,军中将士抵触朝廷飞鸟尽良弓藏的行为,心生怨忿。

相反,他尊重朝廷的权力,没有任何有失臣节的言行,只是站在国战大局的立场上,劝朝廷保存郓州军的完整战力,同时号召将士们继续为国团结奋战。

而在台面下跟宋治的交换,他效仿霍去病的话,也拿出了让对方可以跟天下人交代的理由,可谓是面面俱到。

———

s有关错别字的问题,这个其实我更新之前是有检查的,以往也没出过太多问题,可能是眼睛不如往常好了的原因,之后或许会去配个眼镜,另外再检查的时候也会仔细些。

s2暂时不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