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出行也方便一些。”
“私人飞机是什么鬼?”
李易文满脸震惊的表情:“国内的富豪都还在追逐豪车和豪宅,你都开始想要搞飞机了?你不对劲啊兄弟。”
面对李易文的震惊,陆逸明慢条斯理地说道:“这没什么好值得大惊小怪的吧,国内不是已经有富豪这么干过了吗?而且我们买飞机又不是为了炫耀和宣传,而是真的有这方面的需求。”
“以后未来资本的投资领域必然会横跨亚洲和北美,甚至在欧洲也会有布局,你作为我钦定的‘财务大臣’,到时候肯定需要到处‘视察’,总不能天天挤航班吧?那多耽误时间?尤其是一旦出现突发状况的时候,那损失可就不是几张机票钱能弥补回来的了。”
而在夏国内地,此时已经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就是远大集团的张跃。
他在一九九七年的时候,就因为购买飞机,使得原本不太为外界所知的空调公司,一下子成为妇孺皆知的民营企业。
相当于花了七千万给自家的公司打了个全国性质的广告,这钱可以说是非常值了,毕竟一九九七年的央视广告标王,花的钱是七千万的三倍!
效果还不一定比买飞机强。
站在另一个角度看,这分明就是买广告送飞机,老划算了。
李易文听完之后,总算是听明白了陆逸明的想法,问道:“你这是打算让未来资本走上台前了啊?”
不过,随后他又担忧地说道:“俗话说得好,财不露白,你确定这么做没问题吗?别到时候被人针对了啊。士农工商,自古以来……”
私人飞机这玩意儿虽然在国内已经有人尝过鲜了,可还是非常扎眼,到时候必定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从而把未来资本推上风口浪尖。
要知道,千夫所指,不病而死。
眼下的国内还有那么多穷人,老百姓都还普遍不富裕,结果你拿钱去买飞机?
许多人肯定无法接受这种事情,随之而来的,自然便是口诛笔伐,各方声讨。
李易文担心的这些东西,陆逸明早就已经想过了。他以前想要低调的,奈何被李凯和胡润给暗算了,现在百富榜都上了,早就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那还怕个锤子?
而陆逸明同样也感动李易文初心不改,依旧是那个表哥,处处为他这个表弟着想。他给李易文分析说:“大时代的浪潮马上就要到来了,现在国内有很多创业者,他们有很好的项目,也有很强的执行力,所欠缺的无非就是钱罢了。而我有钱,所以干嘛不大张旗鼓地表露出合作的诚意呢?”
对于创业者而言,最大的诚意莫过于真金白银。
而陆逸明要如何宣传自己有钱?
买一架国内最贵的私人飞机,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方式。
简单,粗暴,但是有效。
“行吧,你是老板,你说了算。”
李易文理解了陆逸明的思路,并且觉得陆逸明的办法可行——最主要的是飞机买了之后大部分时间是他享受。
“那就以未来资本的名义买一架飞机好了,顺便还能抵扣部分税款,同时增加公司的固定资产,也算是一举多得了。”
陆逸明赞许地说道:“要不怎么说你们干会计的牛逼呢,买架飞机都能薅这么多羊毛。”
李易文笑骂道:“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呢?”
随后他正色道:“买飞机的事情,我也不懂啊,该去哪里买呢?”
这年头,不要说买飞机了,就算是买辆汽车,都不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远远没有后世那么方便。
即便是汽车4s点,也是刚刚出现。
内地第一家汽车4s店在山城,是长安铃木一九九六年八月十九日建成的,首任店长是真下享宗,店名叫长安铃木南坪直营店,陆逸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