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让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前往各地打工。
归化民在农场打工,农场主要给他们钱财,这些人可不是奴隶。
赵国能快速扩张,就是以汉人为高层骨干。
朝鲜人、倭人、地位高的归化首领为中层。
一些出色的归化民被军队征召,作为军队的前锋。
还有一些成为小吏,负责管理各地的归化民。
只有一些刚刚归化不久的人,才会让他们在农场中历练。”
苏蜀听着苏敬鸿的介绍,他这才算了解赵国的各项制度。
赵国有着极为严苛的等级制度,上层是汉人权贵阶层、中层是早已经汉化的其他族群、底层是归化民。
这样就形成了稳定的金字塔结构。
底层的归化民就是燃料,他们燃烧着自己,为赵国的发展做贡献。
赵国获得的汉人移民确实少,但他们都是上层人士,不需要太多人,就能依靠这种制度统御庞大的国家。
苏蜀也了解到在赵国,根本没有土著的位置。
他们如果拒绝汉化,最好的下场也是成为奴隶。
苏蜀认为赵国制度也有可取之处,任何制度都要因地制宜,本土化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
他哪怕是因为父皇创建的制度最为出色,但也不会固执的认为这些制度绝不可以更易。
苏熊大伯身边也有能人,赵国的制度,框架其实还是帝国在海外总督府实行的制度,但其中的重要部分已经进行大量改进。
苏蜀夸赞道:“赵国自有国情在此,你们的各项制度很出色。
我在农场里面看到的情况,让我收获极大。
我会亲自给父皇写信,告知赵国这里的情况与难处,希望父皇能体谅苏熊大伯,给与赵国更多的支持。”
苏敬鸿听到苏蜀的话,他立刻上前紧握住苏蜀的双手。
他激动的都不知道说什么感谢的话语,没想到柳暗花明,事情有了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