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秀才的门槛看似不高,但他们也是一县之地的天才,在县里谋个一官半职不难。
更何况是爱好法学的秀才,更是凤毛麟角。
法家要求这么严,主要是法家的派系不多,大量招人很难控制。
儒家内部各派繁杂,因为地域、师生关系都能成为派系的纽带。
法家内部的派系,只有轻法和重法两派。
一派认为轻法治世,小错不惩戒,以教育为主。
一派认为重典治国,推崇秦法,讲究法不容情。
唐木华正在想事情,他被一名举人打断。
“陶先生您好,我是今年准备科考的举人。
您对我们这些人有什么建议,我们法家子弟,加入三法司有没有什么优待。”
陶木华笑着说道:“本官对于你们的建议,那就是认真答卷考上进士。
我实话实说,你们别想走后门。
之前还有走后门的机会,一些手眼通天的人,可以把他们的子侄安排进去。
从今往后,这条路就行不通。
除非你们想当一名小吏,准备熬十几年,成为一名五六品的官员。
要不然想加入三法司,只有考中进士这一条路。
你们考中进士后,法家的身份才有作用。
三法司录取的大部分进士,都要求法学过关,会专门出题考法学。
出题的人,很可能就是我。
面试你们的人,很可能就是霍大人。
你们说加入法家,到底有没有用。”
陶木华说完,听课的所有举人,他们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大部分人加入法家,都是想找一个靠山。
对于他们这些人,之前能走后门,那也是侵夺了他们的名额。
现在科举更加公平,只有进士才有选择的机会。
只要能考中进士,他们加入法家的作用就能体现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