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惊讶的说道:“夫君,怎么会有部分农田起火。
铁道沿途的田地,怎么会那么荒凉,这应该是有大量的百姓抛荒,朝廷对于这种现象不管吗?”
柳如是对于种田的印象,她知道水田可以种两茬,对于北方。还停留在只种一季小麦。
苏河听到柳如是有些天真的问题。
他哈哈一笑,简单的解释道:“现在这个时节,冬小麦已经完成收割,百姓正在耕地,准备抓紧时间再种一季玉米。
田里的大火,那是农民在烧秸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刀耕火种听说过没,仙贝们从古至今,就是这样种地。”
铁轨两侧城市很稀少,大部分的景象都是农田。
苏河和柳如是看了一段时间,新鲜劲过去,就觉得很无聊。
他叫来首相魏时鸣,与魏时鸣商议之后的行程安排。
………………………………
4338年(公元1641年),六月三日。
山东济南府火车站。
皇帝苏河与静妃柳如是走下火车,随行的官员学者们跟在后面。
火车站已经被麒麟卫士兵封锁,他们乘坐专列前方的火车,这些火车的速度也更快,会比皇帝苏河先一步赶到目的地。
山东巡抚李生云、山东布政使黄文熙带领山东文武官员,前来火车站迎接皇帝苏河。
他们看到皇帝苏河下车,立刻冲着火车门方向,鞠躬行礼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苏河一挥手,道:“众位爱卿平身。”
山东巡抚李生云在前方引路,带领皇帝和文武官员,前往之前准备的行宫。
李生云要感谢有线电报,山东巡抚衙门在皇帝一行人出发之前。
他们就得到消息,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当官最怕毫无准备时,上级搞突然袭击。
皇帝苏河离开火车,准备顺着火车站大厅前往行宫。
他用余光看到附近铁轨上,停靠着很多宽大的火车。
看车厢就知道,他们是货运火车,而不是客运火车。
皇帝苏河询问道:“这些火车看上去很忙碌,都已经排成很长的队伍,他们运载什么物资。”
山东布政使黄文熙在一旁等待,听到皇帝苏河的问话。
他借着这个机会,走上前躬身回答道:“陛下,这些都是运载山东各地上缴的小麦。
这些小麦储藏在储粮局在济南府设立的大型粮仓。”
皇帝苏河听说这是小麦,他继续问道:“今年的气候可不太好,各地都有干旱和洪水的报道。
持续数十年的气候异常,一直没有消退的迹象。
山东今年比较旱,粮食产量怎么样?
朕看山东的奏疏,兖州府发生蝗灾,灾民都安置好了吗?”
黄文熙听到皇帝苏河的问话,还好他这段时间,提前做好了准备。
“陛下,兖州府受灾的灾民,我们山东布政使衙门,全部安排好。
通过喷洒农药和大量的鸡鸭吃蝗虫,已经把蝗虫限制在兖州府,没有让蝗灾向外扩散。
今年五月份比较旱,但这个时节,冬小麦是收割期,干旱对冬小麦的产量没有多大影响。
现在一年能种两茬粮食,这对于农民来说,那是天大的好消息。
哪怕是遇到大灾,也不至于全年颗粒无收。
今年冬小麦收成比较好,哪怕是旱灾持续,对百姓的影响也不大。
百姓家中有余粮,不会造成百姓饿死的情况。
这段时间,百姓正忙于翻耕土地,准备再种一茬玉米。
臣希望黄河新河道尽快投入使用。
这样就能把黄河的水,引到山东地界。
百姓们种下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