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说,濠州定远县,有一户朱姓人家,多年前曾到宿州走亲,不幸遇上契丹南下作乱,被困城中,家中成年男子被杀,留下两个儿郎,大儿与母躲在枯井里逃过一劫,小儿躲在别处被契丹人抓住,从此后便下落不明。”
柴荣同情地看着他,轻声道:“据打探,那户人家失踪的小儿与你同名,出生年岁也与你相差无几,极有可能就是你本人!”
朱秀痴傻般张大嘴,满脑子浆湖。
柴荣误以为朱秀是喜极之下发了魔怔,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也难怪,自小被契丹人掳掠,孤苦伶仃长大,突然间听到自己尚且有亲人在世,那种心情一定是极为震惊和欣喜的。
柴荣却不知,朱秀只有惊却没有喜。
他是万万没想到郭大爷竟然会派人千里迢迢跑到濠州去打探他的家世。
更没想到的是,还真让郭大爷在濠州找到了一户同名同姓的人家。
难道这就是天意?
朱秀咂咂发干的嘴,心情突然变得很复杂。
他不知道那户姓朱的人家与他到底有没有关系。
即便有关系,那也是这副皮囊原本的亲人。
跟他这个穿越客究竟有多大关系,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柴荣见朱秀神情变幻莫测,轻声道:“有一点与你介绍的身世不同,你说你家是耕读传家的乡贤世家,但那户朱姓人家却是世代务农,祖上连读书人也没出过一个....所以究竟与你有没有关系,还有待查证。”
“....”朱秀无言以对,尴尬地摸摸鼻子。
什么耕读传家,都是他瞎编乱造而已。
“咳咳~~年久日深,其实我也不太记得了....只是当初拜在恩师门下时,恩师说我天赋异禀,知书达理,像是读书人教养出的孩子,故而猜测我的家世....”
朱秀急忙找补着,为之前的瞎话打补丁。
柴荣点点头,倒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怀疑什么。
朱秀咽咽发干的嘴:“那....那户人家如今还在定远县?”
柴荣遗憾地道:“五年前,濠州战乱,大多百姓流离失所,那户人家多番辗转之下,听说去了江宁定居,如今怎样就不得而知了。”
朱秀沉默了,那一瞬间,他还真怕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毕竟那户人家,极有可能与本体朱秀有血缘关系,这种感觉令他十分奇妙。
“莫要难过。”
柴荣拍拍他的肩膀,宽慰道:“此事先告诉你,就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等到开封大事落定,我陪你走一趟江宁,探访亲人。”
朱秀感激地揖礼道:“多谢柴帅,只是柴帅肩负重担,等到大帅入主开封以后,事情恐怕更多,到时候还需要柴帅为大帅分担重担。”
朱秀顿了顿,苦笑道:“要南下江宁的话,我只带潘美胡广岳足矣。”
柴荣犹豫了会,他也知道眼下朝廷百废待兴,绝对不是他离开的时机。
只是他觉得对于朱秀而言,探访亲人一定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时候他想陪伴在朱秀身边,相互间也有个照应。
何况朱秀多次相助于他,柴荣自问没有帮朱秀做过些什么,心中有些愧疚。
再说他也怕朱秀去了江宁就不再回来。
毕竟当初离开沧州时,朱秀一门心思想往唐国跑,让柴荣觉得相较于北方,朱秀更喜欢南方才对。
朱秀振作精神,笑道:“柴帅心意我心领了,不过此事尚且遥远,不急于一时,还是先料理完眼下之事再说。就算我要去江宁寻亲,至多半年也就回来了。”
柴荣盯紧他,有些不相信:“此话当真?”
朱秀失笑道:“柴帅还怕我一去不回?”
柴荣似笑非笑地道:“南方富足安稳,不像北方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