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鬼神难测之智(3 / 4)

为掎角的三角形状,同时又有一条名叫邳河的大型水系贯其东西。

“宁平正好在陈国境内、而项县、宜禄又位于陈国和汝南郡的交接处,这些地方距离汝南中心不过三四百里,沿途道路通畅,没有山川关隘的阻碍。轻骑驰行,五日可达。”

“我军此番若以相援之由出军,得此两城便如探囊取物!”

郭嘉睥睨众人,进一步地解释道:“诸君且看,此三城南观汝南,西望颍川,曹操若屯军不动,则我亦屯军不动,坐观即可,曹操若敢悍然攻袭汝南,则我可横绝而出,抄其后路!如此一来,我军既可暂时避开了与敌人的正面作战,又似守而如攻,后发制人!”

“且此三城若得,彼此间既有山川屏障,又可守望互助,同时依赖邳河,更可让我徐州本地,无论粮草兵马,器械刀甲,均可以最短时间输送过去,给与支援。”

“甚至可以这么说,曹操若和袁术交战,有宁平在手,我军完全不必参与作战,只需探得曹军后勤具体情况,到时只需天诛营千名精锐虎贲出马,或是焚其粮仓,或是断其粮道,一旦计成,汝南之位自解,曹操亦无法统一豫州!此其一也。”

“我军若从下邳驰援汝南,便为长途疲兵,我军若占得三城,提前派兵屯驻,相较之下,颍川的曹操反而成了远袭的孤军疲兵,主客之势顿异。此其二也。”

“只要打下宁平三城,主动权便处在了我们的掌控之中。我军还不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了么?”

“以上两条是近利,打下了宁平三城,最主要的是对我徐州有远利及中利。”

郭嘉整了整衣冠,朝王政拜倒,道,“臣筹思已久,本待北海国平定,再向主公提出此议。既然适逢其会,不妨将此议提前。”

“哦?”闻言王政精神一振,当即身子做正:“奉孝高见,本将洗耳恭听。”

“宁平三城地处豫州腹地,其境内、周围草木茂密、山野葱茏,良田万顷,土地肥沃。不但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也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此远利之一也。”

“由宁平向北,有数条大道可直通兖州陈留!”

“陈留者,乃是曹操起兵之地,更是兖州西面门户,直邻颍川、河南尹,甚至距离许都,亦不过三百余里!”

说到这里,郭嘉眼中焕发澎湃自信:“主公,一旦打下宁平三城,借助其周围山势的环绕,便可筑造壁垒,建筑工事,不仅可以阻挡曹操的奔涌之势,夺取未来豫州战场主动权,等到战事稍微平定,还可以在三城的基础上,筑土成墙,打造一座新的重镇,屯及精锐强军,一旦时机成熟,随时便可长驱直入,奇袭陈留!”

“只要夺下陈留,便是直接将曹操如今的版图、势力一刀切开,从中隔断,臣敢断言,曹操败亡之日亦不远矣!”

“且由宁平向东,通往彭城之道皆为沛国县邑,有现成的道路、驿站,只需要稍加修葺,便可投入使用。此地取与不取,何时取之,全在主公一念之间,袁术此人色厉内荏,自经徐州一役,早已畏主公如虎,料也不敢主动翻脸。”

“一旦主公夺下沛国,便可将彭城,沛国,宁平三地连成一线,此乃以点引线,以线牵面,可攻可守。”

“如何说可攻可守?我军得了宁平,日后若无战事,有宁平屏障在前,譬如可守之盾。若有战事,倾六郡之力,汇聚一点,有宁平冲击在前,譬如洞穿之矛!”

“豫州若起兵事,我军数日可到,左右大局,若是无事,便可蓄势以待,随时北顾陈留!”

堂上的皆为王政麾下重臣,郭嘉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自然听的明白,打下了宁平三城,关键不仅在于遏制曹操统一豫州的进程,更是对其真正的大本营兖州形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