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泰山郡(2 / 4)

泰山兵,名出于王匡,壮于鲍信,精于吕虔,是实打实的自古以来,武风强横。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西夷信天求神,汉人重祀拜祖,有事没事就喜欢吹嘘下祖上有多阔。

而要论祖宗的武烈,徐州人自然可以用霸王项羽这等英雄来压压邻居青州人,放到泰山人这里就不好使了。

因为这位邻居的祖宗更牛叉啊,那可是战神蚩尤!

(大山雄峙天东,东夷之土。魁首蚩尤,兵之主也。)

不过泰山人确实太彪悍了点。

从古至今,什么盗匪啊、反贼啊那是屡见不鲜,数不甚数。

比如鼎鼎有名的柳下跖,“盗亦有道”聚众数千人,横行天下,扰乱四方。

导致祖龙一统寰宇时,都要特地给泰山人安排一下。

毁尽天下锋镝,西藏咸阳,东藏于赢。

赢者,泰山郡赢县也。

这是明显的警告啊。

武器都没了,你丫再折腾啊?

碰到一个更彪悍的,泰山人终于消停了几百年。

结果王莽新朝时,却又故态复萌,出现了声势浩大的赤眉军。

其后,更始帝时,泰山郡起兵二十万攻王莽。

建武帝时,泰山叛乱此起彼伏,用了四年时间才渐渐平定。

到了汉顺帝时,泰山又起风波,朝廷派了大臣李固为泰山太守,广施恩信,才又安宁十三年。

其后五十年,继续吃软不吃硬,朝廷一旦征伐,便闹的更凶,要是招抚,还能消停一会,简直如同熊孩子一般,仿佛有无穷地精力般不断折腾。

而且不能打,只能哄。

到了中平四年(187),泰山人闹出的动静更大了。

泰山太守张举,这位东汉末年里最顽强的僭主者,带头起事,自称“天子”,张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并勾结乌丸骑兵,攻掠幽、冀二州。

极盛之时,兵强马壮,士卒众多,竟达十余万。

汉末两大精兵联手,果然不同凡响,直接让朝廷打了两年都没镇压住,公孙瓒更是差点被直接怼死。

到了中平六年,张举甚至还能杀出重围,溜之大吉(远遁塞外,不知所踪)

这...

再看看近拥三州之地袁术,只是自号“仲家”,都没撑过多久便呕血而死,实在是令人无语。

也不知是骷髅王太无能,还是泰山兵太能打了?

张举凭一郡之地闹出这般大的动静,影响极大,不但吧大汉王庭的底裤差点都扒了,更险些让未来的三国鼎立胎死腹中。

因为年轻时的刘皇叔,便在参与讨伐张举、张纯之乱时,被乱贼一枪刺于马下,最后靠着躺地上装死而逃过一劫。

(刘)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备于从事,遂与相随,遇贼于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典略》

......

听完祢衡一番侃侃而谈,王政大长见识,却还是沉吟不语,心中犹豫。

说起来,泰山对他麾下的天军而言,亦是一处伤心地啊。

天军的前身,三十万青州黄巾造反之初声势极大,遭遇的第一下当头棒喝,便是来自泰山太守应劭。

那会王政还没穿越,本以为是青州军太过无能地缘故,毕竟这个应劭,在他看来也是籍籍无名之辈啊。

可现在...王政终于明白了,应劭是没牌面,可泰山兵能打啊!

他也明白了祢衡建言其取泰山郡的用意所在。

值此乱世,泰山郡这等地方,便是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本...

兵源!

还是一处极为优秀的兵源!

只不过...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