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霸王之谋(2 / 3)

之谋?

这词语让王政大感意外。

项羽不是莽夫流的代表人物吗?

一个彭城,一个项羽,自然能让王政立刻想到那场极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彭城之战。

但作为历史小白的他,只知道这一战项羽和其兵卒夸张的勇猛,倒确实不知对方也用谋了...

虽是一肚子的问号,脸上倒是一片云淡风轻,只是示意祢衡继续说下去。

祢衡道:“昔日楚汉争霸,项王杀义帝熊心后,高帝以张良之计,诳得项王攻齐国时,于洛阳召集诸侯,共同伐楚!”

“入西楚地前,先是北击龙且、项佗等楚军,大胜之。随后一路南进,连取砀县、萧县、最后得彭城。”

“其后,高帝入彭城置酒高会。”祢衡手指虚指地图之外,表示距离之远:

“这时是汉二年四月,彼时项王仍在齐国境内。”

祢衡声音清越,若是不说些尖酸刻薄之语,其实十分悦耳。

由他将楚汉争霸的事迹娓娓道来,连王政这知道大概的穿越客都没有因为其离题太远而感到不耐,其他人更是听地津津有味。

“然后呢?”急性子地的胜忍不住问道。

“其后...”这时,连祢衡眼中也生出些许敬佩:

“在国都陷落的情况下,项王不但没有全军回援,反而让大半的主力继续留在齐国,自己则带了三万精兵往彭城进发。”

“此时,彭城汉军约有五十万余人。”

“而最后,赢的却是项王。”

环视众人,祢衡问:“这是为何?”

“自然是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了啊。”

其他人尚未说话,又是吴胜抢先发言。

也亏得在他嘴里还能蹦出一句文绉绉的话,可见项羽在汉人中的声名之盛。

“非也。”祢衡大摇其头,正色道:“我认为项王主要赢在了谋略上。”

这说法倒是新鲜。

不仅吴胜等人面面相觑,连王政这后世人也有些讶然。

只见祢衡解释道:“其实所谓的五十六万汉军,从一开始便并非全汇集在彭城内。而是分别驻守在其周边的各个城池中,形成了一道完整的防线。”

“如樊哙,便是领军在彭城北面的留城、薛县一带。”

“吕泽,则是驻扎在砀县一带..”

“所以,彭城内真正的汉军其实并不算多。“

“因此,项王攻彭城,其实本质上的目的,就是为了...”

“斩首行动!”听到这里,徐方和于禁同时脱口而出。

“正是如此。”祢衡颔首认同:“而最后,项王的战略也是近乎完全成功了!”

“三万楚兵绕过了联军在彭城四面构筑的所有防线,动静隐蔽,直到彭城郊外,凌晨时分,才发动了无人料到的突袭!”

“先直接猛攻彭城,彻底打乱高帝的部署,随即趁大军各自为政,一片混乱时,趁势绞杀!”

“不过至日中时,诸侯联军已全线溃败。”

“故此,衡认为,彭城之战,项王胜在战略。”

“这斩首行动是如何完成的?”王政问出了关键之处。

“禀将军,便是项王所选择的进攻路线!”祢衡正色道:“项王并没有选择从齐国到彭城的直线路径,而是绕道胡陵,先行抵达了彭城西部的萧县,最后在从萧县来到彭城背面,再进攻彭城的伐楚联军。”

这是背面偷袭啊。

望着祢衡在地图上连连指点,王政明白过来了,沉吟良久,道:“如今时移世易,我天军又该如何去萧县?”

“先取缯国,再绕道薛县,进沛县,再至萧县。”

看了眼四座城池外的朱笔标记,王政若有所悟:“这四城都非徐州治?”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