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谁来治治他 牛笔 899 字 2021-11-11

时光荏苒,从2005年到2021年,入行16年。

掐指一算,这恰好是杨过等待小龙女的时间。

回顾这16年码字生涯,除了一身病,一堆骂名,好像真没留下什么。

称得上代表作的几本书,还全被封了。

常有年轻读者在书评区吐槽,这个大神是不是充话费送的?惭愧,我自己都忘了我哪年充的话费。

有一年参加作者活动,在机场我碰到一个95后作者朋友,他一边跟我聊天,一边用手机码了5000字。我当时彻底被干懵了,很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同时意识到自己已经和新的时代脱节。

岁月无情,我知道我跟不上年轻人的思维,也不太懂年轻的读者们喜欢什么,我只能先搞清楚,我自己想写什么。

写这本新书的初衷,源于几个月前,老家有人联系我,叫我发个打了疫苗的绿码过去,方便进行统计,对方顺口问了一句:你什么时候回来建设家乡?

我没能回答那个问题,内心十分惭愧。

我生于四川,长于四川,成年后却在浙江定居十几年,从未建设过家乡。

后来我连续思考了好几天,思来想去,我唯一力所能及的,就是把我的家乡话发扬光大。

其实早在2008年,老牛写《门徒》的时候,就已经写过一些四川话段子,算得上早期在网文中传播蜀语的先驱。由于不可描述的原因,那书没了,写了等于没写,许多年轻读者都不知道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干过那样一件事。

如今我决定再来一次,除了发扬家乡话这么伟光正的理由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我家里还个刚刚完成小升初的熊孩子,对我构成了刺激。

作为一个四川人的后裔,我儿子对四川话的了解,仅限于最近几年网络爆款的p和扯鸡儿。

被我批评教育过之后,暑假里这孩子猛看爱情公寓,理由居然是跟吕子乔学四川话,这我能忍?

在我的认知中,四川话没那么肤浅,也没那么简单。

巴蜀方言里面有很多精华,称得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必须要做点什么,这件事情刻不容缓。

最终我决定写这本《谁来治治他》,本书不是单纯的练级打怪,我想写点有趣的东西,比如书里的蜀山剑仙,说的都是蜀语,蜀语还有很多种分级关卡考核。读者朋友们不用担心看不懂,里面的内容相当亲民。

保持一点点耐心,看到20章,大家就很清楚我想表达什么。

此致,敬礼。

没有了 书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