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铜盾、乌兹钢刀、钢弩完全配置起来了,抵达幽州后更是从史思明那里领来了陌刀,剩下的七百人则配备了长枪、弓箭等。
由于这三百人都是西域胡人,还确实是信仰祆教的,故此,无论是在长安,还是在幽州,连祆教护卫都认为他们跟自己一样,遑论大唐人士?没有任何人会怀疑他们是碎叶军。
这三百人,都是天道教的成员。
由于这三百人的存在,摩尼卫勉强挤进了“留都四卫”之一。
四卫,都接受幽州留守长官,今年才二十岁的史思明幼子史朝清统领。
于是,李继勋摇身一变成为了摩尼卫的都尉。
前面说过,自从加入祆教护卫后,李继勋便蓄起了胡子,如今的他已经是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西域汉人了。
鉴于李继勋在长安的“优秀”、“忠诚可鉴日月”的事,连带着史思明对他也刮目相看,在考察一阵子后,干脆让李继勋的摩尼卫专门看守设在幽州城节度使府旁边的范阳仓!
范阳仓,河北道最大的仓室,首先由隋炀帝修建,作为其进攻辽东的后方基地,由于其部队连带民夫动辄上百万,范阳仓规模非常大,在幽州城几乎是城中之城!
大唐时代,由于太宗、高宗两代也从此出发进攻辽东,范阳仓便没有废弃,一直在使用之中,后来由于国泰民安,便渐渐废弃了。
安禄山时代,这里又暗地里修葺完善了,原本住在这里的人全部驱赶出去,又恢复到隋唐时代作为进攻辽东的后方基地的水平。
在史思明眼里,能够在长安那种混乱情形下“坐怀不乱”,还将所有的财物献给皇帝的人绝对可以信任,加上又是祆教徒,更是让其十分放心。
于是,李继勋便带着摩尼卫堂而皇之进驻了范阳仓,他的头上还多了一个头衔——范阳仓监。
接管庞大的范阳仓之后,李继勋整整一个月是在不安中渡过的。
一个月后,他终于弄清楚了范阳仓储藏的粮草、财物的数量。
白解忧,白孝德长子,因为白孝德是龟兹国王族子弟,其祖上在汉代时曾娶解忧公主之女为王后,白孝德为其取名白解忧,自然也是为了纪念先祖。
当然了,就算没有碎叶军,他也是诚心归附大唐的大将,与匈奴人自称是王昭君之后一样,他在内心里也认为自己是解忧公主之后,故此,诚心为大唐做事并毫无芥蒂。
白解忧就混在那三百碎叶军里,他实际上是仁勇都的人,白孝德娶的是焉耆国王族龙氏女,与白孝德是解忧公主之后不同,龙氏女却是前匈奴公主后裔,当然了,几百年后,焉耆国的人早就恢复了印欧人种的模样。
二十岁的白解忧三年前从孙秀荣的近侍中离开后就加入到仁勇都,后来又跟着李继勋潜到长安,以他的面目以及曾在孙秀荣手底下历练三年的经历,实际掌管范阳仓的就是他。
他是以摩尼卫录事参军之职出现在幽州城的。
“司马!”
白解忧长得高大英俊,风度翩翩,甫一来到幽州城就成了诸多叛军高官贵戚尚未出阁女儿的觊觎对象,加上他这个令人遐想连篇的名字,让此时幽州诸多士子也诗兴大动,留下了诸多以他为主题的诗篇,可惜都平俗的很,并没有流传到后世。
白解忧此话一出,李继勋不禁瞪了他一眼,白解忧赶紧捂住了嘴巴——此地虽然是范阳仓内,不过隶属于叛军的小吏还很多,李继勋眼下的职衔是摩尼卫都尉兼范阳仓监,你一口一个“司马”岂不露馅?
虽然如此,不过李继勋并没有责怪他,眼下他并没在仓监衙门办公,而是在自己的府邸,还是在书房里,也没有什么小吏过来偷听。
只见白解忧从怀里掏出了一本小册子,那上面记着他这一个月没日没夜清点府库得来的数据。
作为一个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