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萨末鞬城(2 / 3)

多少。

“他们如此舍不得大营,为何不就在城里驻扎?难道是想让我军远离大营,以便他们的奇兵夺占大营?可是我的大营是四个营头浑然一体,还有火炮加持,想要攻破谈何容易?”

双方大营之间的距离约莫五里,等孙秀荣带着大军抵达大食军前面约莫一里地时,他终于看清楚了萨末鞬城!

萨末鞬城的规制自然与汉人不一样,其东南角虽然是“角”,却又是一个梯形,梯形最短的横便在最外围,长边自然靠着城内,两侧则是城墙。

东南角的城墙上并没有瞧见一人,但孙秀荣终究是三世穿越之人,他一下便看出了端倪。

人,虽然容易藏起来,但有些东西却是隐藏布不了的。

他看到了一些布置在东南角城墙上、高高的木制器械,这些东西自然不是防止敌人蚁附攻城时的防御工具,而是此时在河中一带十分盛行的远程利器——投石车!

依此时投石车的水平,一里之内估计杀伤力最大,而大食军都靠着城墙列队,自然伤不到,一想到这里,孙秀荣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好个齐亚德,不愧是并波悉林麾下头号大将,可能还是大食国第一名将,虽然看起来处处笨拙,但实际上却是暗藏杀机啊,若我军主动进攻,他们或原地不动,或略微超前走一些,当双方激战在一处时,城上的巨石如雨点般落下,势必对我军造成极大的伤害”

“此时,哈桑的援军再从侧翼杀出,就算碎叶军再勇猛,恐怕也是力有未逮”

“上一次我遇到的是白衣大食末期的突厥将领纳斯尔,现在遇到的则是黑衣大食初期的名将,各种情形完全不同,一个是奋发有为,一个是垂垂老矣,不仅将领如此,恐怕士卒也是如此!”

在大队中间用两匹马拉着的高台上,齐亚德的布阵也一目了然,一看之下,孙秀荣的心情再次凝重起来。

位居敌方大阵正中的是一大片黑压压的重甲骑兵,他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重骑兵,不仅骑兵全身都包裹在甲胄里,连战马也裹着锁子甲!

这样的制式自然不是来自阿拉伯半岛的大食人能够拥有的,也不是此时的罗马帝国所有的,而是以前的波斯人独有的!

在重骑兵的左侧是密如织网的长矛林,自然是大食人引以为傲的大马士革长矛兵了,在其右侧则是一大片端着盾牌,拿着短剑,露出小腿的刀盾兵,乍一看很像罗马步军,不过其头上的头盔却是尖顶的,有的还带着旗帜,显然是结合了罗马步兵和波斯步军的混合物。

初一看,似乎那些刀盾兵很容易受到攻击,不过在其前列却是一些大盾兵,一人多高的大盾泛着黄光,不是纯铜的便是包铜,大盾的正中还向外伸着一根长约一米的短矛,大盾以大约八十度的棱角稍微倾斜着,里面不用说肯定有一根铁棍或坚硬的木棍支撑着立在地上。

再后面,则是两队人马,一队骑兵,看样子并没有穿着铠甲,但都背着弓箭,自然是来自河中的突厥骑兵或者波斯骑兵,恐怕都是轻骑兵。

而在重骑兵的正后面,则是一片完全裹在黑色铠甲里的步军,那些步军个个身材高大,由于躲在重骑兵后面,孙秀荣瞧不清他们的武备,不过在这支步军正中却与他一样立着一处高台,高台上站着几人,那几人的装束倒是隐隐约约瞧得见。

浑身鼓鼓囊囊的,多半有多层甲胄,面部藏在面罩里看不清楚,全身裹在甲胄里,竟然连小腿也没过了,一手拿着盾牌,一手提着短矛,腰里跨着短剑,若不是头上的头盔制式,孙秀荣肯定会认为这又是一支罗马军团。

在这支部队的一侧是另外一支轻骑兵。

孙秀荣深处了右手拇指,比划几下后,心里大致有了数。

“我军距离他们只有五百米,按照视距、队形紧密程度大致计算,他们大约有一万五千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