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捉生记(1)(3 / 3)

部的名义管辖榷场的仁勇都校尉苏希杰。

苏希杰作为碎叶军仁勇都的头目,在妫州内外自然都有眼线,乌承玼出动大军前来这里的消息他几日前都知晓了,不过这一次乌承玼带来了三千骑兵,不是留在这里的三百碎叶军能够对付的,于是便飞马报告了七百里之外的孙秀荣。

作为如此重要的据点,从这里出发一直到郁雨陵,孙秀荣自然设置了严密的驿站体系,消息能在一天一夜传到郁雨陵,不过消息传到是一回事,想要纠集大军前来解救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苏希杰倒是能动员辱纥主部的牧户前来营救,可惜想要在方圆几百里的范围内将几千牧户动员起来还不如碎叶军从郁雨陵南下快,于是,就只能让两百里之外燕山腹地契个部杨守忠的人马出面了。

杨守忠作为两个部落的共主,手底下还有一千常备军,想要击败三千唐骑自然力有未逮,迟滞他们的行动倒是有可能。

故此,全部压力都落到了苏希杰身上。

苏希杰在马上抱拳施礼,说道:“当面不知是哪位将军?本部的山北榷场可是朝廷同意设置的,每年还有不少税赋供给清夷军,为何带着大队人马来此?”

实际上,能够前来山北榷场设置商栈的多半与乌氏兄弟有所勾连,不是每年有固定的孝敬,便是有干股奉上,乌氏兄弟早就赚得盆满钵满,但钱财只是一方面,对于年纪与安禄山相差无几的乌氏兄弟来说,早日升到节度使的高位才是最重要的。

眼下由于前节度使裴宽调到京城担任户部尚书,而安禄山又没有兼任,乌氏兄弟的机会就来了。

这是因为,妫州是范阳节度使麾下唯一一处处在内边墙之外的重地,设置有一万精锐,若是要挑选范阳节度使的人选,清夷军的军使是天然的人选之一,位次仅在幽州都知兵马使之下,还在檀州的威武军军使、蓟州的静塞军之上。

听了此话,乌承玼冷笑道:“你又是谁?”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