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好友,但文征明这个人却是当中众人的面说他父亲死了三十年了,从未有一字提过杨一清,直接把杨一清给气的满脸通红,之后就给小鞋穿,他又心高气傲,也就顺理成章的辞官回家了。
说到底啊,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几人混到一起,其实也是合情合理的,都觉得自己牛叉哄哄,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情商低,到处得罪人。
唐伯虎要不是刘晋当时帮他一把,他现在估计着也是在当桃花仙人了。
“借刘兄吉言~”
听到刘晋的话,文征明自然是很高兴。
“朱兄,这次也是过来参加会试的吧?”
刘晋随即又问起祝允明的情况来,他倒是中举了,可是会试也是次次名落孙山。
“确实是有此打算~”
“文兄他们也是随同一起过来游玩,另外达芬奇先生也是要过来京城这边游学,所以我们也就一同过来了。”
祝允明点点头。
“那祝祝兄这次金榜题名,到时候可一定要请客。”
刘晋也是送出了自己的祝福。
“借刘兄吉言、借刘兄吉言~”
祝允明也是赶紧向刘晋拱手回礼。
这读书人没有不喜欢听这个的,高中、中举、金榜题名,这都是他们最喜欢的词了,至于什么落榜、名落孙山、不中、不第什么之类的词,那是他们最讨厌的了。
“达芬奇先生是佛罗伦萨人?”
“这来大明可就非常的遥远了,看先生你的年纪,也是已经很大了啊。”
随即,刘晋也是看向达芬奇,问起他的情况来。
“确实是非常远,万里之遥啊,我这一路过来,坐船都坐了几个月的时间这才抵达了大明。”
“这次过来大明,主要是过来大明学习的。”
“早就听闻大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才子能人辈出,想过来学习大明的文学、医术、数学、绘画、哲学等等。”
达芬奇一直在一旁默默的听着,和文征明、祝允明等人相处一段时间,他多少也是了解了下大明这边的科举考试制度。
说实话,他第一次听到这个制度的时候,也是为之震惊。
原来大明这边想要当官竟让还要经历层层的考试和选拔,想要当官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情。
而西方这边,自古以来都没有考试一说,所有当官的,那都是贵族的事情,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还有就是要有人推荐,普通老百姓想要当官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在达芬奇看来这又是一种极为先进的制度。
“以先生之才,又已经是花甲之龄了,竟然还不远万里前来我大明求学,实在是让人佩服万分啊!”
刘晋听完,顿时也是肃然起敬,这六十多岁的人,都快要入土了,竟然还不远万里前来大明这边的求学,实在是让人佩服。
单单是这种求学、好学的精神就已经超过了不知道多少人。
“哈哈,你们大明不是有句古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朝闻道夕死可矣嘛。”
“只要还能够走得动,自然是要一直学下去的。”
达芬奇笑着回道。
“不知道你觉得我们大明如何?”
刘晋微微点头,随即想了想问道。
“大明当然是非常不错了~”
“我游历过很多的国家,大明是我见过的最广袤、人口最多,又最充满了人文精神的国家,我在大明看到了太多、太多和我们欧洲不一样的地方。”
“这里充满了人文的气息,充满了科学的精神,是我心中最理想的国度,相比起大明来,欧洲各国依然还处在中世纪教会通知下的黑暗之中,愚昧而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