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脱离当时的技术条件,而是立足于将现有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主人公充分利用宁锦防线的地利,借鉴现代的海战思想,重新整合明朝的力量,最终击退了皇太极的人马,上演了一幕幕不同于历史的宁锦大战。
这部小说目前已经有200多万字,李松看罢,感到有点困惑,便在微信里问吉晓雅:“你为何不像别的明末小说那样,发展先进武器打败清军,而是要费时费力,依靠复杂的战术和配合来取胜呢?”
吉晓雅反问:“难道你不觉得这样更真实吗?”
“没错,确实更符合实际、更可行,但是网络小说读者只要看了觉得爽就行,你写的都是艰难取胜,有些乏味,缺乏爽点啊。”
“你说得对,我也知道是这个理,但是我瞄准的是将来能改编成电影、电视剧。”
“哦?”李松有些出乎意料:“你的想法很好啊,只是这跟你的写法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我来给你分析一下。就说燧发枪吧,历史上经过了几百年的改进,到了19世纪才真正实用化。明末那个时候,想造出燧发枪谈何容易!即便是一个枪械专家,如果孤身一人穿越到了明末,也很难凭一己之力造出燧发枪,更何况主人公多是来自现代的普通年轻人。至于直接将冲锋枪这样的现代武器搬过去,就更不用说了。”
“嗐,只要读者看得过瘾就行,管那么多干嘛?”
“网络小说这么写当然没问题,但如果改编成电影、电视剧,问题就来了。因为很多观众并不看网络小说,这种超越历史现实的剧情,他们就很难理解了。”
“哦。”他仔细一想,发现吉晓雅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现在你明白了吧?如果目标是改编,就必须尽量贴合实际,最好是在当时的条件下,通过动脑筋可以办到的,这样才能被观众普遍接受。”
“明白了。只是这样一来,就特别烧脑,很考验作者的智慧。”
“是啊,我也是苦思冥想了好几年,才终于帮明朝想到了这么个既能起死回生、又切实可行的办法。”
“这个办法确实挺绝妙的。要是时光能倒流,崇祯皇帝也许真的会是另一番境遇,不需要自挂东南枝了。”李松表示认同,随即又问了一个问题:“让我觉得奇怪的是,你一个女孩子,为何不去写女频,反而要混男频呢?”
“呵呵,我从小就对历史、军事类的东西感兴趣,不喜欢风花雪月。”
这话让李松感慨不已:“这要是在古代,你可真的就是个花木兰式的人物啊,难怪你的笔名叫花晓兰。
吉晓雅发来一个微笑的表情:“理解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