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如趁着天还没黑,下山去城里的书店小酒馆逛逛,看看这石楼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可以保存到现在?”
“好!”
他们打定主意后,把自己的东西放好,几人结伴一起往山路走。
两侧的民居多半都商业化了,不是酒馆,咖啡厅就是书店,风情餐饮店,他们在熙攘拥挤的街道一路走来,终于看到一个像样一点的老书店。
这间老书店架在两栋钢筋混凝土小楼之间,高度比两边都低,只有一层半那么高,墙壁向内倾斜,表面砌着褐黄色花岗岩,外墙镶嵌着几个拱门圆窗,门窗和阳台爬满常春藤和爬山虎,二楼阳台摆出几盆花,看品种是玫瑰,月季和水仙。
一楼大门大概在他头顶那么高,两侧门扇满磨砂窗玻璃,门楣挂起黄木招牌:弥歌尔书店。
“老郑,我们为啥不选新一点的书店,你到这样的旧书店干嘛?”
李凯门真正想去的地方是小酒馆,郑原没发话他也只能跟在屁股后面,得知他们去的是一座看起来很老的书店,他有点不乐意。
“胖子,这你就不懂了,新店是近些年才开起来的,咱们要问的事情都已经过去几十年了,还就得找这样的老书店才问得出来。”
郑原朝同伴眨眼,推开磨砂玻璃门走进书店。
众人走进去时,一股浓浓的潮气夹杂书页香钻进鼻孔!
书店只有一层,四方墙壁全是厚重红木书架,进门两侧并排摆着十几排展书柜,中间位置铺了地毯,放置了几排沙发和阅读桌供客人阅读。
店面灯光以暖黄和微白居多,交织出很舒服的阅读氛围,往上抬头看,第二层与一层已经打通,用书架造出进光天窗,透明玻璃将日光收进室内,刚好将挑高书架完全照亮,各式各样的书籍仿佛镀上光晕,有种说不出的格调。
进门最深处就是店里饮料吧台和收银处,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站在吧台看向他们:
“欢迎光临,你们想看点什么,自己可以拿,不买也可以看。”
郑原走到书架前仔细浏览上面的书,多是一些版面很老的书,没有一两百年的积累绝对没办法办成,他走向老太太:
“老太太,你这里的书都是世界上已经绝版的图书,连精装版《菲斯·博朗德漫游记》都有,这个书店在这里开了很久吧?”
老太太哈哈大笑,整了整自己身上穿的针织衫,慈祥的眼神布满亮光:
“年轻人,没想到你对书籍这么有研究,我这个书店是祖上传下来的,我的祖先世代在须弥山镇守,是圣须弥山的实际管理者,后来圣须弥山改造成旅游景点后,图书馆藏的功能就被旅游管理局的人给分离出来了,他们仍然允许我在这里办书店,这些藏书都是我祖先历代收集起来,我拿出来解解闷。”
“当然,你要是对古籍没兴趣,也可以去展柜看看新出的书籍。”
“历代在此定居?”
郑原面露喜色,他没想到书店真的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继续问道:“那,您是不是知道很多关于须弥山的传说故事和历史!”
“算是吧,如果我不知道,我可以帮你们查查家族历史,我的家族历史其实就是圣须弥山的民间历史记录。”
郑原继续追问:“我们想问的事跟悬崖石楼有关,当初查理曼大帝把石楼建在悬崖上,他就不担心后世的人来盗墓,又或者是有什么贼人觊觎墓中宝藏?”
老太太听完他的话,摇摇头:
“年轻人,这个悬崖就是天然的屏障,石楼距离地面近两百米,悬崖几乎垂直于地面,极难攀登借力,以古代的条件,没有任何队伍能在百米下攻上石楼,进出石楼的通道在奉神殿的后院,只跟一段桥梁相连,想进入石楼,唯一的方法就是攻下圣须弥山。”
“我想这座山的奇异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