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名侦探赵王(1 / 3)

赵王听完晋阳公主的话,同样也点了点头,感觉赵琦说得也不无道理,站在御阶下的赵括对此却不以为然,冷冷笑了一声,道:“公主此言,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廉颇老将军虽然经验丰富,但却没能将兵法融会贯通,因而以管窥豹,仅仅看到了秦军这一处的明显劣势,未能从全局的角度把握整个战场的走向。”

闻听此言,赵王连忙问道:“你对此又有何高见,赶紧说来给寡人参详。”

赵括不慌不忙的说道:“诚然,此番秦军劳师远征,粮草补给非常困难,同时楚魏等国也虎视眈眈,给秦国在其他方向上的战略策应制造了极大的压力。这些情况,都是有利于我方的因素。然而可惜的是,此等千载难逢的条件,却被廉颇白白浪费了。”

说罢,他充满自信的瞥了赵琦一眼,又接着道:“尽管秦军的局面有诸多不利,但是由于我方目前采取全面守势,所以长平战场上的主动权尽归秦军掌握。他们想来就来,想走便走,完全不需要考虑赵军的动向和威胁。简单点说,一旦王龁感觉粮草补给有些吃力,或者别国突然进攻函谷关,那么他只要下令收兵,数十万秦国大军就可以从从容容的退守上党郡,或者更后方的河东郡,以应对任何麻烦。等到各项战争条件再度变得对秦军有利的时候,他们必定会整顿兵马卷土重来,而我们呢?四十五万赵国将士却只能被动的守在丹水一线,寸步不敢离开!”

听了这番话,赵王不禁微微颔首,进而好奇的问道:“你的意思是说,秦军在不利的条件下急于求战,而我们不仅不应该采取守势、尽量拖延,反而当选择更加主动的策略,与之针锋相对,并在气势上压倒他们?”

“我王英明,不如此,不足以夺取百万军争之胜!”赵括说的慷慨激昂,颇有一种傲睨天下的名将风范。

站在近旁的赵琦却感觉他这种论调纯属扯淡,不禁有些愠怒的反驳道:“马服子此言未免太过自负了。秦国历代名将辈出,秦军则被天下称之为虎狼之师,上百年来,他们与山东六国反复厮杀较量,几乎鲜有落在下风的时候。这次为了长平大战,他们几乎发动了倾国之力,并由左庶长、大将王龁亲自指挥,岂会是你说压倒便能压倒的?秦军若是这么好打的话,早不知道被六国灭了多少回了!”

赵括微微一笑,反问道:“公主这么说,究竟是对赵军没信心呢,还是对在下没信心呢?”

赵琦心里清楚,对方这是在故意给自己挖坑。她若回答说对赵军没信心,当场就会惹来赵王的不快;但如果说对赵括没信心,那么对方也可以顺势反将一军:既然我不行,那就请廉颇改变策略,立刻转守为攻。

面对这样的文字陷阱,晋阳公主同样笑了笑,答道:“这并不是对谁有没有信心的问题,而是采取哪种战略更为妥当的问题。眼下与其冒险进攻秦军,把国运赌在哪一方战力更强上面,不如扼守丹水天险,设法拖住对方,同时派出使者联络楚魏两国,三家共同发兵,立刻能令敌人首尾无法相顾。”

“公主此言差矣。”赵括淡淡道:“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恐怕楚魏两国是不可能主动与我大赵联手,一起进攻秦国的。”

“这是为何?”赵琦闻言不禁一愣。

赵括面庞上露出一丝冷笑,答道:“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不论是楚国还是魏国,都要观察形势,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出手。一个多月前,我王采纳了左师楼昌和平阳君赵豹的建议,派遣郑朱为使,入秦议和。大秦相国范睢故意摆出隆重的仪式,热情款待郑朱,其目的就是为了迷惑楚魏等国,造成秦国打算接受和谈的假象,使外部势力不敢再轻易介入两国争端。如今秦国准备妥当,突然大举进攻,而我们又连吃败仗,退守丹水,其他国家见状更会揣测,我大赵究竟有没有勇气与秦国一决胜负。”

赵晶此时也插话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