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记住了,这锅你背好!(3 / 4)

骑马练箭。虽说忙碌了些,却很充实。有的时候他还得入秦廷与侍郎同坐,共同参与廷议。

“洞庭为军需重地,主要负责保障后勤。昔日秦国要启兵讨伐百越,洞庭距离百越更近。还要为内史和巴郡、南郡、苍梧生产物资。运输时需要大量人力,因此郡守礼援引法令,检查劳役是否影响当地田时农事。”

扶苏侃侃而谈,洞庭与苍梧皆是三年前方才设郡,管理起来也是颇为不便。郡守礼精通秦法辅国良策,银印青绶,爵至右更。在其治理下,当地是井井有条,田赋在秦国都能排的了前十。

关于礼这条谏言,他当时甚至还参与了廷议讨论,以对此事是记忆犹新。后来秦始皇觉得此策可行,由李斯纳入秦律,并且推至三十六郡实施。

“小苏,你有没有种感觉?”

“什么?”

“秦法太过繁琐复杂。”卓草放下竹简,哭笑不得道:“你想想,我这么聪明人的都扛不住。你让那些黔首如何知晓懂得?可能他们连犯了秦律都不知道,便被直接扣押。虽说会有当地小吏隔三差五教导他们,可作用有多少?就说卓彘吧,他先前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你让他懂秦律?”

“只要他们老实本分,做好分内之事,自不会有影响。”

扶苏显得很平静。他终究是秦国公子,自幼研习秦律。虽说和儒生走的很近,却也不至于把自家摊子给掀了。秦法乃秦国强大之根本,不是说变就能变的。

“此事很可笑。”

“可笑?”

“不懂律法的黔首因为不慎触犯秦律而被充为刑徒,大半辈子为秦国无偿劳作。而这,反而会成为当地官吏的政绩,不可笑吗?”

扶苏没有说话。

纵然他觉得这是错的,可又能如何去改变?

“商君所提的驭民五术,终究会害人害己。秦国因此而强,或许也会因此而亡。不给老百姓活路的,结果就是谁也别活。”

卓草深深的叹口气。

看的越多,他心里就越凉。他现在是爵至五大夫,甭管如何都能混的很好。很多秦律更加约束不到他,就算犯下死罪他都能以爵位相抵。

可那些老百姓呢?

因为触犯秦律,就要被贬为刑徒!

他们会成为秦国砖石,为秦国基业添砖加瓦。

看,长城辉煌吗?

城下是无数刑徒的累累尸骸。

秦始皇陵,辉煌吗?

足足五十万刑徒在骊山服役!

这些刑徒大部分都是青壮,还有老弱妇孺。

秦律有好的也有坏的,如果能普及教育,这自然是好的。通过教育的方式令稚生知晓秦律的内容,特别是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更是重中之重。他们懂了,也就能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

“前几日你我二人碰到的案子,你可还记得?有少年不慎闯入禁苑,并且射杀了狐兔,险些被当场射杀。那少年不过十二岁,压根不知道自己闯祸。纵然还未成丁,依旧要被充入隐宫。若非给喜君几分面子,只怕是……”

扶苏没有任何笑容。

其实不是给喜君面子,是给他长公子面子!

这得亏他们俩路过,否则这少年便毁了。他是追捕狐兔,不慎闯入禁苑范围。狐兔则是他在禁苑外看见的,并非是禁苑内的。卓草便利用这点诡辩,最后方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以我觉得还是得受教育,哪怕不能成材,也好过无意触犯秦律受罚来的强。秦律乃是国之根本,就算左右丞相也不敢轻易动之。稚生懂得秦律后,我们还得布置回家作业。让他们告知家里亲眷,若是亲眷学的不好就惩罚他们。”

“你是不知道,先前有小吏来讲述秦律。那态度简直蛮横的不像话,我就多嘴问了两句就被他狠喷。说是来讲述秦律,纯粹是他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