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一篇文章放到沈长安面前,“沈公子请看。”
沈长安凝目望去,是前些日子当今圣上发布的求贤令。
他粗粗地扫了几眼,这篇求贤令他亦是印象深刻,深刻得现在都不愿意再多看一眼。
他突然明白了裴继安的意思。
抬头看向裴继安。
裴继安道“大庆开国至今,而来已近四百年,当初君主贤明,国人重义,可如今,大庆犹如一个病重之人,君不似君,臣不似臣,沈公子以为,这是何故?”
裴继安的话犹如重锤敲在鼓上,嗡嗡震响在沈长安耳旁。
大庆如今犹如病人,他一直以为是先帝不贤,滥杀忠臣以致民心尽失之故,故而一直将希望置于新君赵寇身上,而此刻,面对着两篇截然不同的《求贤令》,他心中的希望渐渐熄灭了。
高祖所发的《求贤令》,字字泣血,诚心求贤,历数自身缺陷,直面国家困境危局,更抛出了“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庆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的承诺,下贤才无不纷纷前来。
而新君赵寇所发的求贤令,通篇高高在上,将“求贤”硬生生变成了“施贤”,真正大才大贤之人见了这样的求贤令,怎么可能动心前来?
沈长安心头百转千回,最后开口道“裴三公子一席话,让在下受益良多,但在下亦有一问,不知裴三公子可否作答?”
裴继安静静看着他,示意他问。
“裴三公子之苦心,在下已然明白。新君‘缓贤忘士’,非诚心求贤,此庆国之大不幸,然纵观皇室,新君是唯一一个拥有正统血脉、且有能力扶大厦之将倾的皇室之人,要救庆国,非新君不可。”
沈长安高声发问,“裴三公子以为,在下所言如何?”
闻言,裴继安笑了,到底,沈长安还是太年轻,身上有年轻士子那种昂扬饱满的生命力,但也有儒家士子褪不去的迂腐。
“沈公子所言大谬!”裴继安在反驳对方的时候,也没忘记亲自给对方倒了茶,这一举动倒让方才有些咄咄逼饶沈长安觉得自己有些无礼。
接过对方的茶,正好了太多话,也有些口渴了。
“多谢。”
“沈公子方才所言,其谬有三。”裴继安侃侃道。
“新君赵寇绝非缓贤忘士之人,相反,此人急贤亲士,聪敏机变,志大才疏,多欲多谋,与一般的庸君相比,他完全算得上‘明君’。”
小时亦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