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就这样,良久,他忽然感觉到那股子被凝视的感觉消失了,前方也传来了哪位徐阁老饶有意味的声音。
“哦~实在是让老夫没想到啊,你今天来的目的居然是这样,你这样对得起郑芳平对你的知遇之恩吗?”
张承业头低的更低,却毫不犹豫语气坚定道:“学生与郑守备只有雇佣关系,他出钱学生做事,最多算是雇主与雇工的关系,学生自认为在师爷这份工作上已经做到了本职应该做的程度,并不觉得有什么对不起郑守备的地方。
学生毕竟是个读书人,迫于生计只能为其驱策,赚取那养家糊口的二两银钱,但学生却是时刻记得自己乃是孔孟子弟,一切应以大义为先。
郑守备犯错学生尽过劝诫之责,其不听学生亦无可奈何,故只能独善其身,如今大人来临为了大义学生将其犯罪证据送上也是为了大义,为了朝廷,学生不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好的。
一切为了大明!”
徐光启笑了,缓缓的鼓起了掌。啪啪……
谷/span“好!好一个为了大义,好一个一切为了大明!”
徐光启什么样的人啊,说直白点就是人活的久了,都成了精,自然能看的出这张承业就是个墙头草的人,但这时候他就需要这种人。
别看他是内阁阁老,但让他先管着如今的平西堡他却还真的是有心无力,一个就是他对平西堡不是很了解,哪怕往常官员去异地就任也会给个适应期让其了解就任地的一些基本情况,而他如今却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对于接下来如何处理西平堡的事情他也是有些无处下手。
这个时候有个了解情况的“本地人”事情就简单多了。
这个本地人指的不是当地出生的人,而是之前就是当地势力中的人,他们熟悉当地的基本情况也好处理这些情况,所以很多官员到任后第一个就是要在当地找到人支持自己这样才好展开接下来的工作以及站稳脚跟。
徐光启自然也是有这个想法的,而张承业就是看中了这一点这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徐光启拿过册子翻来看了看,其上果然大大小小的将郑芳平所做过的一应大小之事都记录的清清楚楚,不仅如此就连许永达的一切事都有记录,可以说是他目前需要的都有,送来的正是时候。
满意的笑了笑,徐光启缓缓收起笑容,脸色严肃的看着仍旧垂着头的张承业开口道:“东西不错,你来的目的老夫也清楚,看在你以往无甚劣迹的份上便应承了你,接下来在朝廷派来的新守备到来之前就由你来协助本官处理这平西堡的一应大小事务。
你的事情老夫也知道一二,如今你年纪也不大,想来对科举应当还有些心思,待老夫离去前还可以给你一封信,这封信可以给你一个公平,但你到底能不能成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听到不但今天自己来的目的达成了,还有了意外之喜,自己还有机会在考场挥毫泼墨,切不再受那些“规矩”的阻碍,张承业险些没高兴的当场昏厥过去。
但他稳重的性子还是让他强行按耐下了心中的激动,连忙拱手拜道:“学生多谢阁老!阁老之恩,学生没齿难忘,定会全力帮阁老查漏补缺为稳定堡内民心尽一份微不足道的力气!”
“甚好,你便回去吧。”
他这番表现也让徐光启满意点头,随即便挥手送客。
“学生告退!”
张承业也是见好就收立即恭敬的告退离去。
张承业刚走,管家再次前来禀报说是府外有一青年背剑提着一男子在外求见,自称是锦衣卫。
管家说着,还递上了一面腰牌,这是外面那青年给他的。
徐光启接过腰牌一看立即便认了出来,这正是锦衣卫的百户腰牌,立即便让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