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老牛住院我旅游(2 / 2)

全球探宝 景三求 2240 字 2021-04-30

旅游扶贫项目,粤州省三大扶贫旅游示范点之一,是个回归自然乡村、品味客家文化和苏氏文化的好去处。

苏家围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后裔居住地,是一个在历史长河里流淌的村庄,只要你走进去,就会被它的古老、深沉、淳朴所吸引折服。

苏家围人秉承了祖先的文化,将其交汇于岭南的天地中,至今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

苏家围全村18座围屋,其中有5座明朝建筑。

围屋,又称“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

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

客家先民因战乱、灾荒等原因南迁定居,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最古老的是为纪念苏家围八世祖苏东山,而于1481年修建的永思堂,故又称东山苏公祠。

东江与久社河交汇于苏家围旁,营造了苏家围宁静、悠然的意境,那里的古榕、老屋、江风、竹韵、牧歌和野趣,造就了一个南华国的画里乡村。

林寨古村,又称林寨围村,是陈姓的聚居地,位于槎城市和平县东南部,以中国最大的四角楼建筑群而闻名。

古村落风景区位于和平县林寨镇兴井村境内,是粤州省首批27个古村落之一,和平县政府计划将其打造成4a级旅游风景区。

据史载,该村建制于秦朝,公元前214年前,秦始皇派大军南下时,南越王赵佗为防御来犯之敌,派属下一姓林将军到当地筑寨守关,官府后来便用其姓命名该寨。

清代至民国期间,林寨村民兴建起颇具规模的古民居群——四角楼,每座占地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四角置碉楼,高达8至10米,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厅堂式布局,气势恢宏、错落有致。

民居为典型客家风格的方围屋,根据不同的历史渊源,每一座四角楼都被冠以儒雅的称谓,如新朝议第、永贞楼、福谦楼、谦光楼、宝三楼、九栋屋、世美楼、美尽东南等。

然后,卫东宝又去了桂山、佗城、霍山、野趣沟等一些景区。

最后的重头戏,当然是槎城最为著名的万绿湖。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